摘要:目的: 探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0 只 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4.0 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14,7,3.5 g·kg-1),四逆散加味预防组(7 g·kg-1),秋水仙碱组(0.2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 ip 诱发肝纤维化每周2次,每次0.5 mL/只,连续10周。采用反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大量表达(P<0.01);经四逆散加味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四逆散加味预防组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0.01)。结论: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肝组织中TGF-β1的产生及下调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R)表达而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而起到抗肝纤维化和保护肝细胞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