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6(8):4-6.
摘要:目的: 优选何首乌炮制中黑豆汁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黑豆中总黄酮和干固物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和综合评分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 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10倍量,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 结论: 与《中国药典》黑豆汁制法比较,两种工艺总黄酮和干固物的含量无差异。优选工艺条件能有效保证黑豆中主要成分。
2010, 16(8):7-10.
摘要:目的: 经对不同提取工艺制备的羊耳菊提取物进行比较研究,确定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 方法: 选用主要药效学试验结合指标成分收率和指纹图谱变化,对方中羊耳菊的水煎煮提取物、水提醇沉物及树脂分离精制纯化的样品进行比较,以评价羊耳菊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结果: 羊耳菊水煮、醇沉、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各样品的抗炎、解热、抗菌作用无显著性差异,HPLC图谱显示经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后样品杂质峰减少,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转移率均达70%以上。 结论: 大孔树脂纯化羊耳菊活性成分的工艺合理可行,该工艺可最大限度富集有效成分。
2010, 16(8):15-16.
摘要:目的: 优选阿娜尔妇洁液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出膏率、生物碱等为指标,对方中各药的水煎、渗漉等条件进行考察,选择最佳工艺路线。 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 石榴皮、没食子、珊瑚加8倍量水煎煮3次;苦豆子以0.3%盐酸溶液作溶剂,7 mL ·kg-1 ·min-1的速度进行渗漉;蛇床子、花椒以70%乙醇作溶剂, 7 mL ·kg-1 ·min-1的速度进行渗漉。 结论: 阿娜尔妇洁液生产工艺路线可行,质量稳定。
2010, 16(8):18-21.
摘要:目的: 研究3种脱蛋白方法对蜘蛛香多糖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盐酸法对蜘蛛香粗多糖脱蛋白,测定蛋白质脱除率、多糖损失率和总抗氧化能力损失率。 结果: 采用Sevag法脱蛋白,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损失率最小。Sevag法处理6次,蛋白质脱除率为41.71%,多糖损失率为46.38%,总抗氧化能力损失率为11.62%。 结论: 蜘蛛香粗多糖适宜用Sevag法脱蛋白。
2010, 16(8):22-24.
摘要:目的 :研究SA-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提取荔枝核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 方法 :以荔枝核总皂苷为考察指标,研究树脂吸附容量、洗脱溶媒及其用量等工艺条件。 结果 :通过SA-1型大孔树脂吸附后,先经4倍量柱体积水洗,再以80%乙醇为洗脱溶酶,3倍量柱体积洗脱效果最佳,总皂苷的纯度可达68.10%。 结论: 此法能较好地分离纯化荔枝核总皂苷,是简便、可行的提取方法。
2010, 16(8):25-28.
摘要:目的: 优选当归的最佳提取工艺。 方法: 分别以阿魏酸和当归多糖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以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对提取过程中的加水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和醇沉浓度(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 结果: 以阿魏酸和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3次,80%乙醇醇沉。 结论: 按照筛选最佳提取工艺验证,提取效率最高,此提取工艺可行。
2010, 16(8):29-31.
摘要:目的: 研究一种环保、高效的苦参生物碱分离技术。 方法: 以苦参总碱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从大范围筛选树脂,并以选出的树脂进一步优化其吸附与解吸的条件。 结果: 所选出的树脂为X-5型非极性大孔树脂;优化的吸附条件为上柱液pH 10、盐离子浓度1 mol·L-1,吸附流速6 BV·h-1,总生物碱的吸附量可达9.74 mg·mL-1;优化的洗脱条件为60%乙醇(pH 1)洗脱,解吸率可达95.5%。 结论: X-5型树脂能直接从苦参渗漉液中快速吸附分离生物碱,吸附量大、解吸容易,并对环境、产品无污染,极具开发成绿色工艺潜力。
刘倩 , 白素芬 , 喇孝瑾 , 王慧芳 , 梁静 , 喇万英
2010, 16(8):32-34.
摘要:目的: 选择一种准确、稳定、简便的二精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方法: 对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二精丸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 结果: 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在1.2~12 mg·L-1(r=0.999 3)和1.5~15 mg·L-1(r=0.999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13%和0.31%;硫酸-蒽酮法在3 h(RSD=2.87%)内稳定,苯酚-硫酸法在2 h(RSD=2.89%)内稳定;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53.79%和58.92%。 结论: 苯酚-硫酸法测定二精丸多糖含量显色灵敏,颜色稳定,操作简便,可作为测定二精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2010, 16(8):35-37.
摘要:目的 :制定炒南葶苈子饮片的质量标准,为2010年版药典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2005版药典附录规定进行了炒南葶苈子饮片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结果 :11批炒南葶苈子饮片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的质量分数为0.076%~0.132%。薄层鉴别用聚酰胺薄膜法,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醇-水(7 ∶2 ∶1),对照品获得良好分离度。 结论 :炒南葶苈子饮片中指标成分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的质量分数不得少于0.08%,南葶苈子炒制过程对于指标成分没有影响,因此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质量分数上无法区别南葶苈子药材和炒制饮片。
2010, 16(8):41-43.
摘要:目的 :建立广西余甘子叶中槲皮素及山奈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BDS C18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7 ∶73);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360 nm。 结果 :槲皮素在0.06~1.2 μg之间;山奈酚在0.021~0.43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3%,101.58%,RSD分别为2.73%,2.21%(n=6)。 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广西余甘子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2010, 16(8):44-46.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止咳宁嗽胶囊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和橙皮苷的方法。 方法 :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在Zorbax SB-C18 (3.0 mm ×250 mm,5 μm)色谱柱上分离,以含1%乙酸的水(A)-乙腈(B)体系为流动相进行阶梯洗脱,程序为0 min(82 ∶18)~5 min(82 ∶18)~5.1 min(75 ∶25)~20 min(75 ∶25);流速为0.35 mL ·min-1;327 nm紫外检测。 结果 :绿原酸在进样量为0.4~10.0 μg ·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橙皮苷在进样量为6.2~155.0 μg ·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 99. 2%,RSD为 1.0%。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 99. 6%, RSD为 0.9%。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止咳宁嗽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010, 16(8):47-51.
摘要:目的 :解析并比较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满山红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完全分离的色谱峰定性,用化学计量学HELP方法解析重叠峰。以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 结果 :共鉴定85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32种。15个样品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4类。6个满山红油中未检出杜鹃酮。 结论 :G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满山红油,可获得更多的信息。
2010, 16(8):52-53.
摘要:目的 :建立六味地黄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C18柱,乙腈-甲醇-四氢呋喃-0.05%磷酸溶液(8 ∶4 ∶1 ∶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 nm;柱温40 ℃,以马钱苷为对照品,外标法定量。 结果 :马钱苷对照品在0.096 4~1.156 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马钱苷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为1.08%。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0, 16(8):54-57.
摘要:目的 :建立5种贝母弱极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以此鉴别贝母类药材,并对不同种的贝母加以区分。 方法 :以三相静态萃取法提取制备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记录时间60 min;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分析图谱。 结果 :建立了5种贝母弱极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6个共有指纹峰及各自的特有峰,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相似度计算表明,5种贝母弱极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 结论 :该实验建立的HPLC图分离度好、信息量大、基线平稳,为5种贝母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2010, 16(8):58-60.
摘要:目的 :建立膝悦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膝悦颗粒中的姜黄、当归、柴胡、续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 结果 :TLC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项中黄芪甲苷在0.53~13.28μg间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2%,RSD为0.78%。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膝悦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0, 16(8):61-63.
摘要:目的 :建立醋青皮配方颗粒中橙皮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样品处理的提取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橙皮苷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5 ∶65);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84 nm。 结果 :橙皮苷在0.112 0~1.12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63%,RSD为1.24%。 结论 :该法简便可行、快速,可用于醋青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2010, 16(8):64-66.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元胡止痛口服液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方法: 收集10批元胡止痛片,经过全面、规范的方法学验证,确定色谱条件为: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 6.0)(40 ∶60);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 延胡索乙素在5.09~71.23 μg ·mL-1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7,平均回收率101.28%,RSD2.05%;含量限度定为每1 mL含延胡索乙素不得少于80 μg。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元胡止痛口服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控制。
2010, 16(8):67-68.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栀花口服液中栀子苷。 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2 ∶38),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0℃。 结果: 栀子苷在5.44~162.84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0.75%(n=6)。 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黄栀花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2010, 16(8):69-71.
摘要:目的 :建立胆宁分散片的质量标准。 方法 :用TLC法对处方中药味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用HPLC法进行了成品中有效成分水飞蓟宾的含量测定,选用ZORBAX RX-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42 ∶58 ∶1)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88 nm,柱温40 ℃。 结果 :建立了胆宁分散片的质量标准,包括人工牛黄、延胡索、大黄的薄层鉴别方法和有效成分水飞蓟宾的含量测定方法。 结论 :该方法能很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可以作为胆宁分散片的质量标准。
2010, 16(8):72-73.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蒺参胶囊中人参皂苷Re,Rg1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rk C18柱(4.6 mm×250 mm, 5 μm);柱温35 ℃,乙腈-0.05% 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10 μL。 结果 :人参皂苷Re进样量在1.92~7.68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人参皂苷Rg1进样量在1.12~5.60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7.63%,RSD2.17% (n=5)。 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控制蒺参胶囊的质量。
2010, 16(8):74-76.
摘要:目的 :研究以HPLC法同时测定中药退黄外洗液中栀子苷、甘草苷、柚皮苷含量的方法。 方法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S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以甲醇-水(40 ∶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λ1 238 nm,λ2 283 nm,柱温30 ℃。 结果 :栀子苷在5.1~127.5 ng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 0.24%(n=6);甘草苷在2.3~53 ng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 1.23%(n=6);柚皮苷在4.9~123 ng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 0.48%( n =6)。阴性对照无干扰。 结论 :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0, 16(8):77-80.
摘要:目的 :研究建立结石通片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TLC法分别对结石通片中广金钱草、车前草、石韦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广金钱草中的槲皮素和山奈素进行了含量测定。 结果 :结石通片中广金钱草、车前草、石韦的的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较好;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槲皮素在0.128 4~0.342 4 μg呈线性关系,r=0.999 3(n=6),平均加样回收率97.7%,RSD 0.8%;山奈素在0.118 8~0.316 8 μg呈线性关系,r=0.999 5(n=6),平均加样回收率97.3%,RSD 0.7%。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结石通片的质量。
2010, 16(8):81-83.
摘要:目的 :建立清咽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芩、山麦冬、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君药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薄层色谱可鉴别出金银花、黄芩、山麦冬的特征斑点,而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18~66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0.999 4, n =5),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 0.48%,n=9)。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清咽颗粒的质量控制。
2010, 16(8):84-86.
摘要:目的: 研究江香薷Mosla chinensis 'jiangxiangru'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和M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江香薷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methyl-3-(3',4'-dihydroxyphenyl)lactate(1)、corchoionoside C(2)、prunasin(野樱苷,3)、 sambunigrin(4)、benzyl-D-glucopyranoside(苯甲基-D-葡萄糖苷,5)和 (s)-pencedanol-7-O-β-D-glucopyranoside(6)。 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石荠苎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0, 16(8):87-89.
摘要:目的 :在山茱萸花期内,通过观察温、湿度的变化探索生态因子对其开花习性及开花的影响。 方法 :在山茱萸花期内连续5昼夜每隔2 h测量温度和湿度,同时记录其开花数。 结果 :山茱萸在1天中开花时间为6 ∶00-16 ∶00,花蕾开放85%以上在8 ∶00-14 ∶00; 开花的最适温度为10 ℃~14 ℃,湿度为45%~55%。 结论 :适宜的温湿度是山茱萸开花的必要条件,生态因子与山茱萸开花有着密切的关系。
代婉莹 , 孙维宏 , 毛淑杰 , 顾雪竹 , 钮正睿 , 肖壁英 , 宋秉生 , 李先端
2010, 16(8):90-93.
摘要:目的: 优选铨水大黄适宜的产地加工方法,为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打下基础。 方法: 采用HPLC方法,色谱柱填料为Kromasil C18(4.6 mm×150 mm,5 μm),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 ∶15) 比较5种蒽醌成分含量。 结果: 铨水大黄切片、切条采用微波干燥方法和阴干方法,5种蒽醌较其他方法含量高,且药材饮片外观性状好。微波干燥方法简单,时间短,阴干所需时间较长。 结论: 微波干燥方法可用于大黄产地加工规模化大生产。该新的加工方法,解决了铨水大黄产地加工时间长、糠芯、发霉、变质等关键问题。
2010, 16(8):94-95.
摘要:目的 :研究全蝎蛋白药效组分的提取方法,摸索全蝎蛋白药效组分SDS-PAGE的最佳电泳条件,测定全蝎蛋白药效组分电泳图谱条带的大致分子质量,确定其SDS-PAGE的表达特征,从而建立全蝎蛋白药效组分的电泳鉴别法。 方法 :采用水提与盐析法获得全蝎蛋白药效组分,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药效组分的蛋白质含量,SDS-PAGE法和Alpha Ease FC 4.0.0软件测定全蝎蛋白药效组分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结果 :全蝎蛋白药效组分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50.37%;得到较好的全蝎蛋白药效组分的10条电泳谱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4.162 0,66.400 0,40.357 0,27.541 0,22.518 0,19.520 0,12.766 0,11.190 0,9.665 3,8.534 2 KDa。 结论 :这10条谱带是全蝎蛋白药效组分的特征谱带,可用于全蝎蛋白药效组分的鉴别。
2010, 16(8):96-97.
摘要:目的 :对天麻样品中的天麻素进行含量测定,为制定天麻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天麻样品中的天麻素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不同产地天麻中天麻素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 结论 :天麻药材质量与产地、采收时间密切有关,种内变种、野生或栽培也是影响天麻质量的因素。
2010, 16(8):98-102.
摘要:目的 :研究增液汤的降糖作用及其作用途径。 方法 :采用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70 mg ·kg-1)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连续给药7 d后,观察增液汤水提物(5, 10,15 mg ·kg-1)对血糖、口服糖耐量、血清胰岛素水平和体重的影响;采用MIN6胰岛细胞观察增液汤水提物(12.5, 25, 50,100 μg ·mL-1)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结果 :增液汤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促进胰岛素分泌;增液汤水提物在高糖(16.7 mmol ·L-1)环境下能够明显促进MIN6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结论 :增液汤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关,与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作用途径不同。
任映 , 王琨 , 朱志慧 , 孙海芸 , 宋崇顺 , 尹军祥 , 杨金铎 , 时晶 , 田金洲 , 王永炎
2010, 16(8):103-105.
摘要:目的 :探讨大分子葡萄糖酐血瘀证大鼠表征的偶氮蓝变化特征与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 方法 :分别对大鼠尾iv 0.5%偶氮蓝配制的10%大分子葡萄糖酐溶液,0.5%偶氮蓝溶液,生理盐水配制10%的大分子葡萄糖酐溶液,或生理盐水,在注射后30,60,120,240 min观察和拍摄大鼠耳廓、舌体表征变化,检测血液流变性,分析体表特征变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①尾iv 0.5%偶氮蓝配制的10%大分子葡萄糖酐溶液的大鼠30 min时耳廓和舌出现蓝色斑点,并随时间延长,蓝色瘀斑范围增大,240 min时耳廓完全呈深蓝色,舌尖蓝色瘀斑范围继续增加,几乎占舌体1/2;而只注射0.5%偶氮蓝的大鼠对照组耳廓始终半透明,舌体颜色均匀。②iv生理盐水配制10%的大分子葡萄糖酐溶液的大鼠与只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相比,30,60 min不同减切速率下全血黏度均显著增高,30,60,120,240 min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聚集指数积分也均显著增高,而30,60,120,240 min的红细胞变形面积指数、变形指数积分面积虽未测出明显差异,但趋势表现为降低。 结论 :大鼠尾iv 0.5%偶氮蓝配制的10%大分子葡萄糖酐后能使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瘀程度在其耳廓和舌体表征中较为直观地呈现,且与注射大分子葡萄糖酐后血液流变性变化所反映的血瘀程度相一致,并呈明显的时效关系,进一步说明偶氮蓝可以客观反映大分子葡萄糖酐所致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瘀程度的表征变化。
2010, 16(8):106-108.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舒促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 方法 : 选择SD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左旋精氨酸(L-Arg)对照组、L-Arg加西沙比利组、L-Arg加胃肠舒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ip盐酸左旋精氨酸,各组分别给等容积的受试药物ig,眼底球后静脉采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TL),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 结果: L-Arg加胃肠舒组较L-Arg对照组血浆MTL显著升高(P<0.05),血清NO显著降低(P<0.01)。 结论: 胃肠舒促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血浆MTL和降低血清NO含量,使胃肠平滑机细胞内Ca2+浓度增加,Ca2+信号系统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而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效应。
2010, 16(8):109-112.
摘要:目的 :微透析法进行盐酸青藤碱肌注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方法 :微透析探针植入大鼠的右心室,实时、活体采集肌注盐酸青藤碱后的透析液样品,HPLC检测样品浓度,微透析样品浓度经校正后进行房室和非房室模型拟合。 结果 :盐酸青藤碱肌注后Cmax为3.127 mg·L-1,Tmax为101 min,MRT为191 min,结果表盐酸青藤碱肌注后血药浓度呈一级速率、一室模型。 结论 :微透析法能较好的反映盐酸青藤碱肌注给药的药动学特征,微透析采样手段可作为药动学研究的理想手段。
杨长福 , 李亚东 , 牛建昭 , 王晓波 , 黄春芳 , 唐炳华 , 赵丕文 , 刘霞 , 王继峰
2010, 16(8):113-116.
摘要:目的 :探讨莪术油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组织蛋白酶K表达的影响。 方法 : MTT法观察莪术油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阻滞;Western blot检测组织蛋白酶K的表达情况。 结果: 莪术油作用后①MTT法结果显示莪术油在60 mg ·L-1~200 mg ·L-1对A54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IC5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显著前移。②流式细胞术结果出现凋亡峰,与未处理组细胞相比,给药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莪术油处理细胞24 h后,组织蛋白酶K表达明显上调,100 mg ·L-1达最大值。 结论 : 莪术油能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组织蛋白酶K表达水平有关。
2010, 16(8):117-119.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白介素-11(IL-1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的变化,探讨IL-11,TGF-β1含量变化与ITP发病之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ITP模型小鼠外周血IL-11,TGF-β1含量变化。 结果: 模型组小鼠外周血IL-11,TGF-β1含量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调节巨核细胞的正性作用因子IL-11与负性作用因子TGF-β1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紫癜颗粒通过调控外周血IL-11,TGF-β1的含量变化而达到有效治疗ITP的目的。
2010, 16(8):120-123.
摘要:目的 :观察三七绞股蓝药对及其总皂苷配伍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及主动脉的影响。 方法 :取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三七绞股蓝饮片组、三七绞股蓝皂苷组、阳性药物组、模型对照组。除正常组给予普通兔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并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在造模的同时预防给药。12周后测定血脂,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观察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三七绞股蓝饮片可降低平滑肌细胞核密度百分数(VSMC)水平,减小中膜面积(P<0.01);三七绞股蓝皂苷组可减小中膜面积(P<0.05);三七绞股蓝饮片组、三七绞股蓝皂苷组均能增大管腔面积(P<0.01),减小内膜面积(P<0.01),减少内膜厚度(P<0.01)。 结论 :三七绞股蓝药对及其总皂苷配伍具有抗血管重构的作用。
2010, 16(8):128-130.
摘要:目的 :比较丁香普通粉和超微粉中丁香酚的含量;研究其对小鼠肠运动作用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采用炭末法观察丁香普通粉、超微粉对小鼠肠运动的影响。 结果: 丁香普通粉和超微粉中丁香酚的含量相同;丁香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肠运动,超微粉剂量为普通粉的1/4时,仍具有与普通粉相同的作用;丁香超微粉抑制小鼠胃肠运动具有一定量效关系。 结论: 超微粉碎应用于丁香药材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临床应用超微细粉时剂量可相应减少,节约药材。
2010, 16(8):131-134.
摘要: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拆分成分防风(RS)、白术(LA)和白芍(WPR)对离体大鼠结肠平滑肌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机制。 方法 : 制备大鼠结肠平滑肌肌条,以9 g ·L-1 NaCl溶液为对照,观察白术、白芍和防风对平滑肌自发收缩的影响和防风对乙酰胆碱(Ach)引起的肌条收缩的影响,并用3种工具药(纳络酮(NLT)、心得安(XDA)、酚妥拉明(FILM))初步探讨了防风的作用机制。 结果: 与NS组相比较,白术、白芍均对大鼠平滑肌有促进收缩的作用,且白术的作用大于白芍;防风各剂量组(10~40 g ·L-1)均对平滑肌收缩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防风对Ach引起的肌条收缩作用均有抑制,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先用工具药充分孵育后再加入RS,与对照组(NS+RS)比较,NLT+RS组面积的回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LM组振幅和面积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NS)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痛泻要方主要成分白术和白芍对大鼠结肠平滑肌均有促进收缩的作用。防风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肾上腺素能α受体有关,与胆碱能M受体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2010, 16(8):135-138.
摘要:目的 :探讨参附汤、芪附汤、姜附汤对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大鼠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心肌线粒体抗凋亡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 结果 :阿霉素组心肌线粒体Bcl-2含量降低、Bax含量提高,cytc,Caspase-9,Caspase-3含量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汤、芪附汤、姜附汤3组心肌线粒体Bcl-2含量提升、Bax含量下降,cytc,Caspase-9, Caspase-3含量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cl-2,Bax, cytc,Caspase-9,Caspase-3与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参附汤、芪附汤、姜附汤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保护心肌抑制阿霉素心脏毒性损伤。
2010, 16(8):139-141.
摘要:目的 :观察余甘子对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大鼠ip猪血清,造成大鼠肝纤维化,ig余甘子提取物,检测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的含量,计算肝脏系数,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 :余甘子提取物能够减少ALT,AST,GLO,TP的含量,升高Alb含量,纠正蛋白倒置,降低肝脏系数;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 结论 :余甘子对猪血清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010, 16(8):142-147.
摘要:目的 :研究利心冲剂对心衰大鼠治疗作用及药物毒理学。 方法 :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心冲剂低剂量组、利心冲剂高剂量组、卡托普利阳性药组。腹腔注射阿霉素(ADR)5 mg·kg-1,每5 d 1次,共3次,复制大鼠心衰模型,左心室插管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HE病理染色;毒理学研究测定大鼠LD50和最大耐受量,另予利心冲剂4,8,16 g·(100 g)-1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8周口服给药,测定大鼠体重,于停药时及停药后7 d进行血液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实验结束处死动物,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病理学检验。 结果 :利心冲剂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左心室收缩内压显著升高,形态学显示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毒性试验表明,以成人口服剂量的60倍经口灌胃,未见大鼠明显毒性反应;长期应用对大鼠体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脏器系数、病理均无影响。 结论 :利心冲剂能改善心脏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徐静 , 陈水亲 , 黎晓 , 李加林 , 宋涛 , 吴小云
2010, 16(8):148-150.
摘要:目的 :探讨金边瑞香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萃取法对金边瑞香浸膏进行提取,利用小鼠皮下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金边瑞香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NK细胞活性;ELISA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分泌IL-2的量。 结果 :1.金边瑞香正丁醇提取物对荷S180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10,20,40 g ·kg-1 ·d-1剂量组抑瘤率分别达到34.90%,47.16%,29.72%。2.金边瑞香正丁醇提取物各剂量组的小鼠脾细胞分泌的IL-2均有提高,其中20 g ·Kg-1 ·d-1剂量组IL-2为(5.26±0.61)pg ·mL-1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并明显增强NK细胞活性。 结论 :金边瑞香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且可促进脾细胞分泌IL-2和增强NK细胞活性。
2010, 16(8):151-153.
摘要:目的 :研究头花蓼不同溶剂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头花蓼进行不同溶剂提取,以体外法测定各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 头花蓼各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头花蓼的甲醇提取物抑制活性最高(IC50 1.68 μg·mL-1),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 7.27 μg·mL-1)和石油醚提取物(IC50 116.81 μg·mL-1)的活性次之。3个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 1 081.27 μg·mL-1)。且各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结论: 头花蓼甲醇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2010, 16(8):154-156.
摘要: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解毒方对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方预防高血压病的机制。 方法 :雄性6周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6只随机分为益气活血解毒方组、模型组,治疗6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的各组大鼠血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黄嘌呤及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 (MDA)。并设同龄Wistar-Kyoto(WKY)大鼠8只做空白对照比较。 结果 :幼龄SHR血浆中vWF和MDA升高,NO和SOD降低,益气活血解毒方可以降低幼龄SHR血浆vWF和MDA,升高NO和SOD。 结论 :幼龄SHR已存在内皮功能不全,益气活血解毒方早期应用能改善SHR血管内皮功能。
王永霞 , 邹志暖 , 刘红军 , 朱初麟 , 朱明军 , 王慧森
2010, 16(8):157-160.
摘要:目的 :观察交泰丸(JTW)浸膏粉溶液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方法 :使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离体灌流心脏,急性酶解法分离获得单个心室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电流钳模式记录膜电位。 结果 :0.2%交泰丸浸膏粉使静息电位(RP)从用药前(-85.91±6.24)mV下移至(-99.64±6.62)mV(n=8,P<0.01),0相除极幅度(APA)从用药前(128.91±1.39)mV上升至(139.74±2.67)mV(n=8,P<0.01),复极至50%时动作电位时程(APD50)从用药前(505.49±30.97)ms缩短至(329.94±44.32)ms(n=8,P<0.01),复极至90%时动作电位时程(APD90)从用药前(524.96±30.99)ms缩短至(358.41±43.51)ms(n=8,P<0.01),复极至50%到复极至90%的动作电位时程(APD50-90)从用药前(16.56±1.48)ms延长至(27.31±3.62)ms(n=8,P<0.01),动作电位3相复极速率(V3)从用药前(-2.93±0.33)V/s减慢至(-1.95±0.28)V/s(n=8,P<0.01)。0.1%,0.4%交泰丸浸膏粉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与0.2%交泰丸浸膏粉的变化趋势一致。 结论 :交泰丸浸膏粉引起心室肌细胞RP下移,APA上升,APD50缩短,APD90缩短,APD50-90延长和V3减慢。以上影响可能是其在临床上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学机制。
刘斌 , 毛文静 , 李爱春 , 马原源 , 张晋霞 , 李世英 , 李建民
2010, 16(8):161-165.
摘要:目的: 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CA1区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protein kinase,MAPK)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同时ip硝普钠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痴呆模型组(模型组)、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CA1区p38MAPK表达的变化。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P<0.01),跨越平台的次数及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1,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随时间延长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时间缩短(P<0.05,P<0.01),穿越平台的次数及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增多(P<0.05, P<0.05)。(2)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p38MAPK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p38MAPK阳性细胞减少(P<0.01)。 结论 : VD大鼠学习记忆成绩下降与p38MAPK表达增加有关,参芎化瘀胶囊可减少VD大鼠海马CA1区p38MAPK的表达,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2010, 16(8):166-168.
摘要: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方对脓毒症大鼠血液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热解毒方组(分为高、低两个剂量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各组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c,CD62L和CD54表达的情况。 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细胞CD11b/c,CD54表达增高,而CD62L表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热解毒方组CD11b/c,CD54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CD62L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 结论 :清热解毒方能调整血液中多种细胞黏附分子的异常表达,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2010, 16(8):169-172.
摘要:目的 :探讨消癥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腹腔液PGF2α和血清CA125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西药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ELISA法,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腹腔液PGF2α及血清CA125水平浓度。 结果 :消癥汤能够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鼠血清CA125水平、腹腔液中PGF2α含量,对异位子宫内膜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结论 :消癥汤能降低血清CA125水平、腹腔液中PGF2α含量,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
2010, 16(8):173-175.
摘要:目的 :探讨芝麻素对乙醇代谢的影响。 方法 :①不同剂量芝麻素(8,23,70 mg ·kg-1)对大鼠ig给药14 d后,测定ig乙醇(5 g ·kg-1)后不同时间点(0.5,1,2,4,6 h)乙醇血液浓度;②不同剂量芝麻素(10,33,100 mg ·kg-1)对小鼠ig给药7 d后,测定ip乙醇(2.5 g ·kg-1)后不同时间段(1,2,3,4 h)动物自主活动次数;③不同剂量芝麻素(10,33,100 mg ·kg-1)对小鼠ig给药7 d后,测定ip乙醇(3.5 g ·kg-1)后动物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的变化。 结果 :①芝麻素23,70 mg ·kg-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液乙醇浓度;②芝麻素33,100 mg ·kg-1剂量组可使乙醇ip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及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缩短。 结论 :芝麻素可促进乙醇的代谢。
聂波 , 何国荣 , 刘勇 , 杜冠华 , 梁鑫淼 , 肖培根
2010, 16(8):176-178.
摘要:目的 :对地笋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并筛选其主要的活性部位。 方法 :采用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以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肼(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还原Fe3+能力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为指标,评价地笋乙醇总提取物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 结果 :地笋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还原Fe3+能力。 结论 :地笋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这可以用来解释其在传统应用中的抗炎、抗癌作用。本研究为地笋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0, 16(8):179-181.
摘要:目的 :观察地黄叶总苷对兔IgG加速型大鼠肾毒血清肾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通过制备兔抗大鼠基底膜抗体肾毒血清对大鼠尾静脉进行注射造模后,给予本品口服16 d观察对模型动物血生化、尿蛋白、肾脏病理等指标,评定受试物对肾炎的治疗功效。 结果: 给药后,地黄叶总苷可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24 h尿蛋白、血浆总胆固醇、尿素氮,升高外周血浆白蛋白含量,并具有使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正常化的作用,同时可减轻模型肾脏的病理学变化。 结论 :地黄叶总苷20~40 mg·kg-1口服16 d,对兔IgG加速型肾毒血清肾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殷宗宝 , 王洪武 , 邓超 , 程亮亮 , 李英 , 李海军 , 陈栩栩
2010, 16(8):182-184.
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探讨甘利欣治疗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组(BL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甘利欣治疗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组。经实验后观察各组大鼠免疫组化TGF-β1、IFN-γ表达观察;HE染色病理观察及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GF-β1 IL-4、IFN-γ含量。 结果 : ①甘利欣治疗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较轻微;②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染色呈强阳性反应,IFN-γ染色较淡,而甘利欣治疗组TGF-β1、IFN-γ染色则相反。免疫组化TGF-β1甘利欣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P为0.018。免疫组化IFN-γ甘利欣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P为0.618;③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IL-4含量较高,IFN-γ含量较低,而甘利欣治疗组、DXM治疗组则相反。大鼠血清TGF-β1地塞米松组与甘利欣组相比P为0.169;大鼠血清IL-4地塞米松组、甘利欣组相比无差异;地塞米松组和甘利欣组IFN-γ均数相比也无差异(P>0.05),但两组与模型组相比P分别为0.001,0.000。 结论 :甘利欣可以减轻大鼠肺纤维化损伤和肺组织的TGF-β1 、IL-4的表达,并降低他们在血清中的含量,增加血清中的IFN-γ含量,增强肺组织IFN-γ的表达。
2010, 16(8):185-188.
摘要: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慢性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肺部感染大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由支气管内直接注入PA(菌种为PAO579)藻酸盐微粒(1×109 CFU/mL),建立慢性PA生物膜感染模型,并于术后第2 d开始给予苦参碱注射液(Mat,100 mg ·kg-1) 或灭菌生理盐水(NS)ip,每天1次,连续治疗14 d。2周后评估各组的肺部细菌学、病理学、肺部细胞因子白介素(IL-4),干扰素γ(IFN-γ)反应的变化。 结果 :PA 感染2周后,苦参碱可显著减轻肺部大体观病理改变(P<0.001),肺脓肿发生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镜检发现有80%的动物已由急性炎症(以多形核白细胞浸润为主)逆转为慢性炎症(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显著高于模型组的比例(P<0.05);苦参碱治疗组肺组织匀浆PA菌落计数仅为模型组1/20(P<0.001),PA检出率仅为50%(P<0.05),肺部细菌清除速度显著加快;另外,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碱治疗2周后感染动物肺部IL-4水平明显下调(P<0.001),而肺部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01)。 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苦参碱能够诱导肺部Th1型免疫反应,加快PA生物膜肺炎大鼠肺部的细菌清除及减轻肺部病理损伤, 因而对PA生物膜肺感染大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2010, 16(8):189-192.
摘要:目的 :考察前列舒康胶囊对消痔灵和大肠杆菌所致大鼠前列腺炎的影响。 方法 :采用文献方法造模,连续给药30 d后观察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 前列舒康胶囊各剂量组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前列腺质量和白细胞数(P<0.01),中、高剂量组可回升低下的卵磷脂小体密度(P<0.05或P<0.01),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炎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P<0.05)。 结论 : 前列舒康胶囊可显著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病组织学的异常改变;对大肠杆菌所致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2010, 16(8):193-195.
摘要:目的 :探讨倍生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影响。 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臂中肌周径(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Fr),体重指数(BMI),空腹血清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SF)水平,并采用及主观整体评估法(SGA)评分法进行营养状态评分。 结果 :倍生冲剂组治疗后ALB,PA,SF水平及SGA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人体测量指标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倍生冲剂可改善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的营养状态。
2010, 16(8):196-197.
摘要: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蒙医药治疗痛经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疗方法,其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蒙医治疗痛经有独到的方药与方法。主要介绍蒙医治疗痛经的特点及常用蒙药。
2010, 16(8):198-200.
摘要: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银杏达莫(杏丁)注射液对照组,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静滴上述两种药物,疗程28 d,观察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在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液高切黏度、血液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方面与对照组作用相当;在改善中医证候、血浆黏度、血浆ET-1和血清NO含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疗效,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黏度、促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减少释放ET-1、改善舒血管介质和缩血管介质的平衡失调,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2010, 16(8):201-203.
摘要:目的 :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SZ)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MTX和SSZ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MTX和SSZ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推荐的RA疾病活动评价核心指标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2组病情活动主要指标评分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ACR20,ACR50,ACR90疗效标准的分别为:37.5%,32.5%,20%,总有效率90%;对照组达到ACR20,ACR50,ACR90疗效标准的分别为:46.34%,19.51%,4.88%,总有效率70.73%。 结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MTX和SSZ治疗难治性RA疗效明显优于MTX联合SSZ的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10, 16(8):204-205.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方法 :抽取2008年11月~2009年04月出院的骨科12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汇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术前用药率21.7%,术后用药率100%。使用频度依次为第3,4代头孢菌素、2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术前平均用药时间3.2 d,最少1 d,最多10 d;术后平均用药时间8.8 d,最少3 d,最多17 d。 结论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存在一些围手术期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以及用药过度等问题。
2010, 16(8):206-207.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结合眉弓注射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眉弓注射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 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8.15%,对照组80.7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结合眉弓注射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显著疗效。
2010, 16(8):208-209.
摘要: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FGR的治疗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FGR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镁+川芎嗪治疗。分别测定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前后胎儿的双顶径(BPD),腹围(AC),股骨长度(FL),体重(FW) 增长情况。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前后胎儿的生长情况(BPD,AC,FL,FW)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川芎嗪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FGR有治疗作用
2010, 16(8):210-211.
摘要:目的 :自拟健脾和胃平衡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方法 :将 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60例)和对照组 (40例),治疗组用以健脾和胃平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肠溶片。 结果 :治疗组60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自拟健脾和胃平衡汤加减以健脾和胃、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寒热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疗效满意。
2010, 16(8):212-214.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 方法 :观察18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局部用药加口服中药。对照组采用西医局部用药。 结果 :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8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疗效。
2010, 16(8):215-218.
摘要:目的: 通过高级脑电神经递质分析(S-ET)系统脑功能检测,对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强抑制介质(INH)、强兴奋递质(EXC)功能变化检测,为抑郁症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收集抑郁症患者244例,中医辨证分为5个证型,正常人为71例,进行脑功能S-ET检测。 结果: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S-ET存在差异,其5-HT,ACH,DA,NE,EXC神经递质均值低于正常人(P<0.05)。中医不同证型之间及其与正常人的S-E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S-ET表现与正常人不同,其发病机制并不是某神经递质功能的全部低下或者全部亢进。
2010, 16(8):219-222.
摘要:目的:呼吁广大中成药生产企业及时补充说明书中有关安全性的内容。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00种中成药,对其 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一项有74种中成药是空白的,另外有1种标明“未发现”,1种标明“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4种标明“尚不明确”,共占80%;禁忌一项有63种中成药是空白的,另外有2种标明“尚不明确”,1种标明“尚未确定”,共占66%;注意事项一项有26种中成药是空白的,占26%。结论: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合理用药,补充完善中成药说明书中的安全性内容很有必要。
2010, 16(8):223-227.
摘要:对生殖及内分泌系统的药理作用是淫羊藿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其临床疗效的重要基础,迄今已积累了较多文献。多数报道显示淫羊藿既有性激素样作用,也可作用于丘脑-垂体-性腺/肾上腺轴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从而上调性激素水平;对性器官、生殖细胞、性功能等也有一定影响。但不同或相反结论亦见诸报道,因此仍需切实深入的研究,以阐明其作用机理,并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2010, 16(8):231-233.
摘要:通过对清末名医周岩著作《本草思辨录》的系统研究,展现清末医家周岩在"西学东渐"时期对于中医和西医的深刻认识思考,以及关于中医医理和本草的系列思辨观念。从中可以体会周氏在临床中将中药体用结合、主客观融会,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科学合理的思辨。这些思辨观念,较为真实体现了该时期医家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合理思辨空间,对于提高当前医学界的临床思辨能力有一定帮助,同时亦可为卫生立法机构在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合理思辨空间的卫生立法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84076882
E-mail:syfjx_2010@188.com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