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网站!
  • 2011年第17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药剂学(生物药剂、工艺)
    • 中药浸膏粉吸湿动力学曲线模型适应性评价

      2011, 17(6):1-6.

      摘要 (1095) HTML (1) PDF 758.07 K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浸膏粉吸湿动力学曲线模型的适应性。 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和Akaike信息准则(AIC)值为指标,对6个常用中药浸膏粉吸湿分布曲线模型进行了适应性评价。 结果: 对试验数据的适应次序为:双指数模型最佳,一级过程模型次之,其余4种曲线模型适应性较差。 结论: 双指数模型对拟合中药浸膏的吸湿过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红参中人参总皂苷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2011, 17(6):6-9.

      摘要 (1001) HTML (2) PDF 460.09 K (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优选最佳的分离纯化红参中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 方法: 以人参总皂苷的量为指标,比较不同型号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人参总皂苷的分离纯化能力。 结果: 确定HPD-400大孔树脂为人参总皂苷的纯化材料,其最佳工艺条件是药液质量浓度1.7 g ·L-1,药液pH 4.68,吸附速度7.5 BV ·h-1,用4 BV80%乙醇以7.5 BV ·h-1的速度洗脱人参总皂苷。 结论: 本工艺条件可以用于含有人参总皂苷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提供依据。

    • 果胶酶水解法对栀子提取液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影响

      2011, 17(6):10-12.

      摘要 (1509) HTML (1) PDF 434.87 K (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栀子水提液特性黏度在果胶酶处理后的变化。 方法: 利用乌氏黏度计测量栀子水提液在不同密度、果胶酶用量、温度、时间等条件处理后特性黏度的变化,同时测定了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甲酯、京尼平-β-D-龙胆双糖苷、栀子苷3个成分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 :溶液相对密度、加酶量能显著影响栀子水提液酶处理的特性黏度,同时果胶酶也能影响京尼平-β-D-龙胆双糖苷与栀子苷的含量。

    • 香青兰总黄酮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影响因素考察

      2011, 17(6):13-16.

      摘要 (1048) HTML (1) PDF 523.53 K (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制备香青兰总黄酮渗透泵片,并对其体外药物释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考察不同处方和工艺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结果: 促渗剂的种类及用量,碳酸氢钠用量,包衣增重对药物的体外释放均有显著影响。 结论: 渗透泵片制备工艺合理稳定,释药规律符合控释制剂要求。

    • 大黄总蒽醌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优化

      2011, 17(6):16-19.

      摘要 (1148) HTML (3) PDF 468.48 K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筛选大黄蒽醌类成分的最佳纯化工艺。 方法: 以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吸附性能和解析能力,从而筛选出适宜的树脂类型。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筛选树脂纯化工艺中的最大上样量、上样速度、洗脱剂浓度、速度、用量等参数。 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大黄的工艺,固形物收率由原来的38.03%下降到12.23%,主要蒽醌类成分的洗脱率82.96%。 结论: AB-8树脂吸附大黄总蒽醌的纯化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猕猴桃根多糖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研究

      2011, 17(6):20-23.

      摘要 (949) HTML (1) PDF 509.36 K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猕猴桃根多糖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APPS,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APPS含量,计算脂质体包封率。 结果: 以纤维素DE-52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填料,采用1.0 mol ·L-1NaCl溶液洗脱,游离APPS的回收率99.21%,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0.07%;线性范围11.66~58.29 mg · L-1(r=0.999 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RSD均小于2%),方法平均回收率99.28%,RSD 0.66%;APSP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70.16%。 结论: 此法简便、可行,可用于猕猴桃根多糖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 栝蒌根丸水提取工艺正交优选

      2011, 17(6):24-26.

      摘要 (1194) HTML (1) PDF 370.74 K (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优选栝蒌根丸水提取的最佳工艺。 方法: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以提取物中小檗碱含量为检测指标,筛选出栝蒌根丸的优化提取条件。 结果: 栝蒌根丸的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0 h,提取2次。 结论: 栝蒌根丸水提取工艺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不使用有机溶剂、成本低廉。

    •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升麻提取工艺

      2011, 17(6):27-29.

      摘要 (906) HTML (12) PDF 375.82 K (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优选升麻的最佳提取工艺。 方法: 首次以升麻总皂苷(以升麻苷H-1计)和总酚酸(以咖啡酸、阿魏酸和异阿魏酸含量之和计)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得升麻的最佳提取工艺。 结果: 升麻的最优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0.1 mol ·L-1 HCl(95 ∶5)提取3次,每次2 h。 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为规范升麻的提取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升麻进一步的合理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 龙血竭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2011, 17(6):30-32.

      摘要 (830) HTML (2) PDF 351.14 K (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确定龙血竭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 结果: 龙血竭中黄酮类成分提取的优选工艺为加药材8倍量的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1 h;碱溶精制用提取物30倍量的0.35%NaOH溶液。 结论: 采用优选工艺,龙血竭中总黄酮提取效率高且稳定。

    •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优化当乌分散片中乌药的提取工艺

      2011, 17(6):33-35.

      摘要 (1405) HTML (2) PDF 381.70 K (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当乌分散片中的药材乌药的最佳提取工艺。 方法: 以乌药醚内酯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选择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次数,用单因素考察方法确定因素水平;再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乌药醚内酯质量分数为指标,同时考虑收膏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其最佳工艺进行优化。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超声提取,90%乙醇,50 ℃的提取温度,提取2次,每次20 min,每次6倍量的提取溶剂。 结论: 采用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快速,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优点, 此工艺合理可行。

    •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芩炮制工艺

      2011, 17(6):36-38.

      摘要 (1132) HTML (1) PDF 364.55 K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优选黄芩炮制的最佳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黄芩苷得率为指标,确定蒸制时间,蒸制温度,投药时机3个炮制参数。 结果: 确定黄芩炮制最佳工艺条件为沸水投药200 ℃蒸制50 min。 结论: 黄芩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科学合理,稳定可行。

    • 正交试验优选橘红贴膏的乙醇渗漉提取工艺

      2011, 17(6):38-40.

      摘要 (1035) HTML (1) PDF 430.70 K (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优选橘红贴膏的乙醇渗漉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 以化橘红中柚皮苷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选。 结果: 优选工艺为: 15倍量80%乙醇,浸润24 h, 渗漉速度5 mL ·min-1 ·kg-1。3批验证试验化橘红中柚皮苷平均转移率为79.0%。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转移率较高。

    • 蛇床子素滴丸制备工艺及溶出度研究

      2011, 17(6):41-44.

      摘要 (1147) HTML (1) PDF 500.96 K (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确立蛇床子素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并对其进行溶出度考察。 方法: 以滴丸的外观、圆整度、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作为评价指标对蛇床子素与基质的配比、滴制的温度、滴距、滴速进行考察,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上述因素进行优选。 结果: 在基质PEG3000 ∶PEG6000为6 ∶1,基质与蛇床子素的配比为6 ∶1,滴制温度为60 ℃,滴速为12 d ·min-1,滴距为20cm时,滴丸成型性最好。 结论: 该工艺简便、可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所得滴丸溶出度良好。

    • ZTC1+1天然澄清剂在赤芍药材除杂工艺中应用研究

      2011, 17(6):45-47.

      摘要 (10080) HTML (86) PDF 380.11 K (1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赤芍药材除杂方法。 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对ZTC1+1天然澄清剂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得出最佳因素组合与醇沉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 ZTC1+1天然澄清剂的除杂效果要比醇沉好。 结论: 采用ZTC1+1天然澄清剂对中药水提液除杂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该方法有方便、经济、除杂效果好、安全等优点。

    • >中药化学
    • HPLC测定银翘柴桂汤中绿原酸、芍药苷、黄芩苷

      2011, 17(6):48-50.

      摘要 (851) HTML (2) PDF 383.69 K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银翘柴桂汤剂中黄芩苷、绿原酸、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l8 (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柱温为35 ℃;多波长检测芍药苷检测波长230nm,黄芩苷检测波长280 nm,绿原酸检测波长327 nm。 结果: 绿原酸、芍药苷和黄芩苷在40 min内均能与其他组分实现良好分离,绿原酸、芍药苷和黄芩苷分别在0.077 6~0.776 0 μg(r=0.999 9),0.076 1~0.761 0 μg(r=0.999 9),0.264 8~2.64 8 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7%(RSD 1.48,n=6),97.85%(RSD 1.85,n=6),101.86%(RSD 1.44,n=6)。 结论: 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能同时测定银翘柴桂汤中绿原酸、芍药苷和黄芩苷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 HPLC测定淡竹叶中日本当药黄素的含量

      2011, 17(6):51-53.

      摘要 (888) HTML (5) PDF 383.89 K (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中药淡竹叶中日本当药黄素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osmosil 5 C18-ms-Ⅱ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0.05%醋酸水溶液(14:86),流速1.0 mL ·min-1,分析时间20 min,检测波长350 nm,进样体积10 μL。 结果: 日本当药黄素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3~5.0 μg, r=1.000 0 (n=5),回收率为100.2% (n=6)。 结论: 该方法首次测定了8个地区淡竹叶药材中日本当药黄素的含量,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

    •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黄精和玉竹多糖的含量及其单糖组成

      2011, 17(6):54-59.

      摘要 (959) HTML (2) PDF 681.78 K (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黄精和玉竹多糖含量的方法,并用CZE法测定其单糖组成,为探讨这两种功效相近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对黄精和玉竹多糖降解条件进行优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单糖的柱前衍生化试剂,用CZE法测定黄精和玉竹多糖的含量及其单糖组成。同时与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精和玉竹多糖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黄精和玉竹多糖均由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组成,但组成比例差异显著。 结论: CZE法用于测定黄精和玉竹多糖的含量及单糖组成准确、可靠,结果满意。其单糖组成的异同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两者功效的相近和区别,提示两者临床上不能混淆使用。

    • HPLC测定不同产地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吩含量

      2011, 17(6):60-62.

      摘要 (832) HTML (1) PDF 353.06 K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吩含量。 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醋酸溶液(85 ∶15),流速1.0 mL ·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352 nm。 结果: α-三联噻吩在0.491 6~6.145 0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3%。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不同产地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吩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不得少于0.2%的规定。

    • 金匮肾气丸醇提物HPLC特征指纹图谱的研究

      2011, 17(6):63-65.

      摘要 (897) HTML (1) PDF 398.28 K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金匮肾气丸醇提物RP-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 方法: 采用低压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实验测定多批样品并记录指纹图谱,计算相似度。 结果: 共确定了16个峰为金匮肾气丸的指纹特征峰,自制样品相似度良好,与不同厂家生产的样品相似度有一定的差异。 结论: 该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金匮肾气丸的指纹图谱评价提供依据。

    • 石龙芮化学成分研究

      2011, 17(6):66-67.

      摘要 (932) HTML (16) PDF 270.32 K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结构。 结果: 从石龙芮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1 )、β-谷甾醇(β-stiosterol,2 )、1-二十二烯(1-docosene,3 )、(3β,24S)-豆甾-5-烯-3-醇((3β,24S)-stigmast-5-en-3-ol,4)、大黄素(Emodin,5)。 结论: 化合物3~5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 为首次从该属分离得到。

    • 不同地区锁阳药材及饮片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2011, 17(6):68-70.

      摘要 (888) HTML (1) PDF 348.17 K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锁阳药材及不同地区锁阳饮片中儿茶素的含量。 方法: 采用Tigerkin C18(4.6 mm×20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4 mol ·L-1枸橼酸溶液- 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52 ∶5 ∶1);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 ·min-1。 结果: 测定了10个不同产地锁阳药材中儿茶素的含量,其中9个地区锁阳药材中儿茶素的含量高于0.080%,只有甘肃肃南的最少(0.048%);测定了22个不同地区锁阳饮片中儿茶素的含量,其中只有5个地区锁阳饮片中儿茶素的含量高于0.080%,大部分地区锁阳饮片中儿茶素的含量不低于0.040%。 结论: 不同产地锁阳药材和不同地区锁阳饮片中儿茶素的含量不同,饮片中儿茶素的含量低于药材中的含量。

    • 亮叶杨桐指纹图谱研究

      2011, 17(6):71-73.

      摘要 (1132) HTML (2) PDF 362.19 K (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亮叶杨桐叶指纹图谱。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 C18(4.6 mm×250 mm,5 μm)为分离柱,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54 nm。 结果: 以梯度洗脱得到的色谱图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10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 结论: 采用 HPLC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可有效控制亮叶杨桐叶药材的质量。

    • HPLC同时测定乳癖消颗粒中7种成分的含量

      2011, 17(6):74-76.

      摘要 (996) HTML (4) PDF 371.17 K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乳癖消颗粒中芍药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连翘苷、哈巴俄苷、人参皂苷Rb1、去氢木香内酯7种成分的含量。 方法: 采用AlltimaC18色谱柱(4.6 mm× 250 mm, 5 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 ℃,流速1.0 mL ·min-1。 结果: 芍药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连翘苷、哈巴俄苷、人参皂苷Rb1、去氢木香内酯线性范围分别为3.906 25~125 μg (r=0.999),9.375~300 μg (r=0.999),37.5~1 200 μg (r=1.000),2.187 5~70 μg (r=0.999),3.75~120 μg (r=0.999),25~800 μg (r=0.999),0.625~20 μg (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5% (RSD 0.71%),99.05% (RSD 1.11%),100.70% (RSD 2.46%),102.74% (RSD 0.35%),103.06% (RSD 0.55%),98.25% (RSD 1.68%),100.16% (RSD 1.82%)。 结论: 本方法方便、稳定、可靠,可用于乳癖消颗粒的质量控制。

    • 延胡索红花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动态影响

      2011, 17(6):77-79.

      摘要 (739) HTML (3) PDF 404.69 K (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延胡索红花配伍后对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中药配伍的合理性。 方法: 对单味延胡索及其与红花配伍后的加水煎煮,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动态含量。 结果: 延胡索红花配伍后延胡索乙素含量减少,同时煎煮75min延胡索乙素含量也逐渐下降。 结论: 延胡索与红花配伍,降低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此结果为延胡索红花配伍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 灰兜巴粗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011, 17(6):79-82.

      摘要 (1158) HTML (1) PDF 545.69 K (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灰兜巴粗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为临床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对开发和研究治疗糖尿病的新物质,特别是从天然资源中找到既能治疗糖尿病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灰兜巴药材中提取灰兜巴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总糖含量。 结果: 灰兜巴粗多糖总糖的浓度与吸光度在15~50 mg ·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152C+0.019 2,r=0.999 3。采用换算因子f=3.347 3计算,灰兜巴粗多糖总糖的平均质量分数为99.92%。 结论: 该试验采用的苯酚-硫酸法易操作、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行。该方法可作为灰兜巴粗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不同配伍方式对其毒性成分的影响

      2011, 17(6):83-85.

      摘要 (834) HTML (2) PDF 377.01 K (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配伍方式对"麻黄附子甘草汤"中毒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规律,明确产生配伍减毒作用的主要配伍因素。 方法: 按不同组合方式对麻黄、附子和甘草进行配伍,结合酸溶碱沉和萃取方法从配伍后的复方中提取出乌头生物碱,利用紫外光谱对经过酸性染料络合的生物碱进行分析,检测其中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和非酯型生物碱的含量。 结果: 配伍后酯型生物碱含量从46%下降到10%以下,而非酯型生物碱含量从54%上升至89%以上。 结论: 麻黄和甘草对附子有显著且相当的"减毒增效"效果,而且三者同时进行煎煮的减毒效果比其他任何煎煮方式的效果都好,对揭示中药配伍机制有指导意义。

    • HS-SPME-GC-MS分析茸毛木蓝地上部分和根挥发性成分

      2011, 17(6):86-88.

      摘要 (905) HTML (1) PDF 323.62 K (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茸毛木蓝地上部分和根的挥发性成分。 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 结果: 从茸毛木蓝的地上部分鉴定了35个化合物,根鉴定了21个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85.66%和93.74%。两者有12个共有成分。 结论: 茸毛木蓝地上部分与根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别。

    • 槐叶化学成分研究

      2011, 17(6):89-92.

      摘要 (1154) HTML (1) PDF 419.67 K (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槐Sophora japonica L.叶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 结果: 从槐叶二氯甲烷萃取部分共分离得到了3个黄酮醇、4个异黄酮以及8个其他类成分,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 1 ),山柰酚(kaempferol, 2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 3 ),染料木素(genistein, 4 ),樱黄素(prunetin, 5 ),大豆黄素(daidzein, 6 ),毛蕊异黄酮(calycosin, 7 ),儿茶酚(pyrocatechol, 8 ),原儿茶酸(protocatechuric acid, 9 ),二十二烷酸二十烷酯(eicosyl behenate, 10 ),二十醇(eicosanol, 11 ),二十二烷酸(behenic acid, 12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13 ),豆甾醇(stigmasterol, 14 )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 15 )。 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槐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7~10,12,14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这些研究为槐叶及槐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

    • 苦楝皮化学成分研究

      2011, 17(6):93-96.

      摘要 (1033) HTML (1) PDF 415.01 K (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苦楝皮Melia azedarach L.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分离并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4,8-二羟基-1-四氢萘醌(isosclerone,Ⅰ),梣酮(fraxinellone,Ⅱ), 苦楝皮萜酮(kulinone,Ⅲ), 苦楝萜酮内酯(kulactone,Ⅳ), 南岭楝酮 B (dubione B,Ⅴ), 苦楝酸(kulonic acid,Ⅵ)和 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丁二酸(succinic,Ⅷ),5-(羟甲基)-2-呋喃甲醛 。 结论: 化合物Ⅰ,Ⅷ和Ⅸ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木芙蓉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2011, 17(6):96-99.

      摘要 (1253) HTML (2) PDF 449.89 K (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木芙蓉药材的指纹图谱,为其品质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C18( 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70 nm;柱温25 ℃。 结果: 10批各产地的木芙蓉药材指纹图谱峰有10个共有峰,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与对照品比较共有峰中检出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为木芙蓉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益阴消渴滴丸中葛根素溶出度研究

      2011, 17(6):100-102.

      摘要 (1255) HTML (1) PDF 455.60 K (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益阴消渴滴丸中葛根素体外溶出度。 方法: 采用转蓝法,水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 ·min-1。以葛根素为指标,考察滴丸在不同时间的累积溶出度,同时与原剂型益阴消渴胶囊比较。 结果: 葛根素在88.4~2 210 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滴丸中葛根素在10 min时累积溶出率达到88.47%,胶囊剂10 min时累积溶出率仅为0.25%,120 min时为87.43%。 结论: 益阴消渴滴丸可提高难溶性有效成分葛根素的溶出度。

    • HPLC测定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2011, 17(6):103-106.

      摘要 (909) HTML (3) PDF 454.61 K (4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药材经提取水解后用 HPLC 通过测定其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来确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岛津 C18色谱柱;甲醇-0.4%磷酸溶液(45 ∶40)为流动相;流速 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 360 nm;柱温为 30 ℃; 结果: 槲皮素在 5.52~55.2 mg ·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 98.76%,RSD为 1.01%(n=6);山奈酚在 3.505~35.05 mg ·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 98.62%,RSD为 1.14%(n=6);3批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 17.08, 16.54,16.81 mg ·g-1。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作为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罗布麻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同时为罗布麻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苯酚-硫酸法测定乌梅多糖的含量

      2011, 17(6):107-109.

      摘要 (1309) HTML (1) PDF 370.65 K (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乌梅药材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乌梅药材中多糖的含量。 结果: 样品经苯酚-硫酸显色后于488 nm处测定吸收度,在此波长处溶液的吸收度与葡萄糖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0.02~0.2 g ·L-1(r=0.999 8),加样回收率100.38%,RSD 0.892%;乌梅中多糖含量2.51%。 结论: 苯酚-硫酸显色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为乌梅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冰硼散中硼、汞含量

      2011, 17(6):109-111.

      摘要 (1061) HTML (1) PDF 371.74 K (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了冰硼散中硼、汞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经微波消解,以铋(Bi)、铍(Be)为在线内标,调节仪器测定参数,确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配制各元素系列标准溶液,将试剂空白、标准系列、样品溶液分别引入仪器同时测定;加样回收率试验验证方法的准确度。 结果: 汞在0~60 μg ·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 99.7%;硼在0~80 μg ·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4%。 结论: 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冰硼散的质量控制。

    • HPLC测定蒙药三臣丸胆红素含量

      2011, 17(6):112-113.

      摘要 (868) HTML (1) PDF 223.81 K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HPLC测定三臣丸胆红素含量。 方法 :色谱柱C18(4.6 mm×200 mm, 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冰乙酸(88 ∶10 ∶2);流速1 mL ·min-1;测定波长453 nm。 结果: 胆红素0.0118~0.472 μg成线性关系(r=0.999); 回收率为100.86%;RSD1.86%;三臣丸胆红素平均质量分数4.03 mg ·g-1。 结论: 采用本法测定三臣丸胆红素的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定该药品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 双黄连粉针与常见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考察

      2011, 17(6):114-116.

      摘要 (793) HTML (1) PDF 338.51 K (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考察双黄连粉针和9种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 采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考察双黄连粉针与9种注射剂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和微粒变化,并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 结果: 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产生白色沉淀,含量下降;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颜色加深,pH略微升高,含量下降;与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含量下降。 结论: 双黄连粉针不宜与头孢呋辛钠粉针、碳酸氢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配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

    • 制八角枫HPLC指纹图谱研究

      2011, 17(6):117-120.

      摘要 (898) HTML (1) PDF 395.57 K (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制八角枫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Alltech Apollo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缓冲液(缓冲液:0.2 g庚烷磺酸钠、3.5 g磷酸二氢钾定容至1000 mL)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结果: 建立了制八角枫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结论: 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为制八角枫质控指标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延胡索提取物在大鼠肠外翻实验中的吸收研究

      2011, 17(6):121-125.

      摘要 (1015) HTML (3) PDF 570.32 K (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肠外翻模型研究延胡索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 方法: 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HPLC检测延胡索提取物中的延胡索甲素(CDL)和延胡索乙素(THP),计算各成分的吸收参数,分析它们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征。 结果: 不同浓度延胡索提取物中CDL和THP在各肠段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5,符合零级吸收;CDL和THP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延胡索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实验表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对其均有较好的吸收,结肠吸收较差;且肠道对THP的吸收好于对CDL的吸收。 结论: 不同浓度延胡索提取物CDL和THP在肠道不同部位吸收均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其吸收形式可能为被动吸收。

    • >中药药理(非抗肿瘤药物)
    • 缬草素抗焦虑活性研究

      2011, 17(6):126-128.

      摘要 (811) HTML (1) PDF 399.86 K (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缬草素的抗焦虑作用。 方法: 雄性SD 大鼠60 只,随机分为5 组:缬草素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10,5 mg ·kg-1)、阳性药地西泮(diazepam, DZP)组和空白组,ig 10 d 后采用国际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 EPM)焦虑动物模型,从行为学角度观察了缬草素的抗焦虑作用。 结果: EPM 行为学观察表明:与空白组相比,DZP和缬草素中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大鼠在开臂时间百分率(14.07%, 38.09%, 37.42%,P<0.01)和次数百分率(16.98%, 30.10%, 37.19%, P<0.05 或 P<0.01)。 结论: 缬草素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 蒲黄与蒲黄炭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及凝血时间的影响

      2011, 17(6):129-132.

      摘要 (1190) HTML (2) PDF 419.80 K (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蒲黄及蒲黄炭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及凝血时间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云南白药组0.27 g ·kg-1,蒲黄生品水提组1.2 g ·kg-1,蒲黄炭水提组1.2 g ·kg-1,蒲黄炭粉组1.2 g ·kg-1。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并比较蒲黄生品、炭品对其血液流变性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影响。 结果: 蒲黄及蒲黄炭均能明显降低血瘀大鼠全血高切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红细胞刚性指数。在凝血时间影响方面,蒲黄炭能明显缩短血瘀大鼠PT;蒲黄及蒲黄炭均能明显缩短血瘀大鼠APTT,降低其FIB,且生品作用强于炭品。 结论: 蒲黄及蒲黄炭均能改善血瘀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凝血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而表现出一定的化瘀止血功效,蒲黄炭的凝血途径多于蒲黄生品,生品在降低FIB方面强于炭品。

    • 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水提物的 镇痛和抗应激作用

      2011, 17(6):133-135.

      摘要 (758) HTML (3) PDF 407.84 K (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水提物镇痛作用和抗应激反应能力。 方法: 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K-CoxB-JN复方水提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20 mL ·kg-1(给药量为9.6,4.8,2.4 g ·kg-1),分别连续ig给药,并设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醋酸和热刺激致疼痛模型,考察其镇痛活性;采用游泳实验和耐缺氧实验,考察其抗应激作用。 结果: K-CoxB-JN复方水提物对小鼠抗疲劳、耐缺氧等抗应激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相对于对照组,高剂量给药组可使小鼠游泳时间延长57 s,耐缺氧存活时间延长12 min;可以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延长热板上小鼠舔后足出现的时间。相对于对照组,高剂量给药组可使小鼠扭体次数减少20次;中剂量给药组可使小鼠舔后足时间延长16 s。 结论: K-CoxB-JN复方水提物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应激作用。

    • 逍遥散对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及 血浆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2011, 17(6):136-140.

      摘要 (881) HTML (1) PDF 605.96 K (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逍遥散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血浆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方法: 以逍遥散和两种阳性药(盐酸氟西汀和文拉法辛)为干预药物,应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对大鼠进行为期3周的造模,在造模的同时给予实验药物。3周后停止刺激,但继续给药1周。实验过程中,定期测定大鼠体重、糖水偏爱比,以及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和静止时间等。于第29天处死大鼠,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A)及5-羟色胺(5-HT)的含量。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3周体重增长缓慢(P<0.01),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1),糖水偏爱比显著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连续给药4周,逍遥散高剂量组(92.5 g ·kg-1)、中剂量组(46.3 g ·kg-1)以及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增加大鼠体重和行为活动量(P<0.01),逆转模型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的降低(P<0.05)。连续给药4周,逍遥散高、中、低(23.1 g ·kg-1)剂量组以及文拉法辛组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血浆NA含量(P<0.05)。 结论: 逍遥散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抗抑郁作用,且可能与提高模型大鼠血浆中NA含量有关。

    • 四物汤及其组成药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1, 17(6):141-144.

      摘要 (974) HTML (2) PDF 482.81 K (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四物汤及其组成药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阐明配伍因素对于四物汤干预卵巢功能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2,20,200 mg ·L-1四物汤及其各药对的样品,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观察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生长的影响。 结果: 四物汤对于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上升了36.73%;各药对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强弱顺序为:当归-川芎(66.86%)>当归-白芍(58.52%)>白芍-川芎(47.03%)>白芍-熟地黄(41.43%)>当归-熟地黄(23.67%);对归芎药对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其水提物中当归-川芎1 ∶2配比,50%醇提物中1 ∶1配比和先水提再醇提物中1 ∶1.5配比药对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较为显著。 结论: 四物汤及其5个药对均有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归芎药对在四物汤调节卵巢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的配伍比例、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于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贡献。

    • 丹参酮ⅡA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作用及抗增殖蛋白功能研究

      2011, 17(6):145-149.

      摘要 (730) HTML (2) PDF 601.07 K (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表达的影响,研究PHB蛋白在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方法: 实验组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化应激组、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组、siRNA组、siRNA+氧化应激组、siRNA阴性对照组。采用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以200 μmol ·L-1过氧化氢作用2 h 模拟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在氧化应激前给予丹参酮ⅡA(1×10-4,5×10-5,1×10-5 mol ·L-1)预先干预24 h。采用PHB特异性的siRNA干扰心肌细胞PH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i及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 检测PHB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组心肌细胞经200 μmol ·L-1过氧化氢作用2 h后,PH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凋亡率显著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与氧化应激组比较,丹参酮ⅡA可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HB蛋白表达水平。与siRNA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组心肌细胞内PHB蛋白表达可被显著抑制,且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 结论: PHB蛋白在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中可代偿性增加,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丹参酮ⅡA可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内PHB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减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减少心肌细胞自身代偿性作用有关。

    • 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干预糖尿病模型大鼠 的药效研究

      2011, 17(6):150-152.

      摘要 (1019) HTML (2) PDF 370.33 K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脂联素的影响,筛选有效干预糖尿病的黄芪有效部位。 方法: SD大鼠ip STZ 52 mg ·kg-1诱导糖尿病模型,分别ig给黄芪及其有效部位的不同配伍,同时设对照组;给药30 d后,以血糖仪测血糖,ELISA法测血清胰岛素、脂联素。 结果: 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减轻,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脂联素水平下降(P<0.05);酮苷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P<0.05);黄芪组、酮糖组、酮苷组、酮糖苷组血糖降低(P<0.05),酮苷组优于糖苷组(P<0.05);黄芪组升高胰岛素作用显著(P<0.05);各给药组对血清脂联素均有调节作用(P<0.05),以黄芪、酮苷、酮糖苷组作用显著(P<0.05)。 结论: 黄芪及其有效部位的不同配伍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脂联素水平的作用强度有差异,以黄芪黄酮配伍黄芪皂苷药效较优。

    • 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的优化及抗应激作用

      2011, 17(6):153-156.

      摘要 (898) HTML (2) PDF 462.62 K (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正交试验法优化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 方法: 用不含交互作用的"正交t值法"设计,以小鼠缺氧存活时间为指标,筛选出K-CoxB-JN的优化处方,对优选的新组方用抗应激反应(心肌缺血后耐缺氧、负重游泳)实验验证。 结果: 原方中7味药优选出西洋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四药作为优化方。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缺血后常压耐缺氧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缺氧情况下生存时间以模型组最短,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原方中、低剂量组及新方组小鼠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负重游泳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游泳时间最短,K-CoxB-JN原方与优化方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两组试验结果均显示原方和优化方中、低剂量组作用无明显差异。 结论: K-CoxB-JN优化方与原方具有相似的提高小鼠抗应激反应能力的作用,但用药剂量明显减少。

    • 云南昭通天麻松弛血管平滑肌活性成分的筛选

      2011, 17(6):157-160.

      摘要 (889) HTML (1) PDF 546.92 K (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天麻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明确其作用物质基础。 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实验方法,对天麻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进行考察,采用柱色谱法、光谱法(MS,NMR)对其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 结果: 天麻能够显著抑制KCl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从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酯溶性酚性成分(Ⅰ~Ⅴ):对羟基苯甲醛(Ⅰ)、对羟苄基甲醚(Ⅱ)、对羟基苯甲醇(Ⅲ)、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Ⅳ)、4,4'-二羟基二苄醚(Ⅴ),明确了天麻的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是这5个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论: 天麻具有显著的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其作用主要由5个酯溶性酚性成分共同发挥。

    • 酒大黄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和NO 及主动脉iNOS表达的影响

      2011, 17(6):160-164.

      摘要 (1095) HTML (3) PDF 756.55 K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酒大黄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N组)、AS模型组(M组)、酒大黄低剂量组(L组)和酒大黄高剂量组(H组),常规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给药12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蛋白的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家兔血清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组织iNOS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兔主动脉组织iNOS mRNA的表达。 结果: 12周末与模型组相比, 酒大黄低、高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升高(P<0.01), 酒大黄高剂量组甘油三脂(TG)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组织iNOS组化染色及iNOS m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弱(P<0.01或P<0.05)。 结论: 酒大黄干预能抑制AS兔主动脉iNOS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减少NO的产生,降低血脂,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 毒素清颗粒对细菌性肺炎老龄大鼠多器官 损伤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1, 17(6):165-169.

      摘要 (1153) HTML (4) PDF 595.37 K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从细胞炎性因子方面揭示毒素清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多器官损伤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将55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毒素清组和洛美沙星组,模型组25只,其余3组均为10只;采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制备肺炎致多器官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肺、心、小肠等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心、肾、小肠组织TNF-α,IL-1,IL-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或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亦显著增高(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毒素清组肺、心、小肠、肾TNF-α,IL-1,IL-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P<0.01);脏器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或P<0.05)。 结论: 降低组织炎性因子IL-1,IL-6,TNF-α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脏器损伤,可能是毒素清对老年多器官损伤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 通络生骨胶囊对大鼠应力缺失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2011, 17(6):170-173.

      摘要 (838) HTML (2) PDF 541.21 K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通络生骨胶囊对大鼠应力缺失性骨质疏松模型的改善作用。 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通络生骨胶囊低(0.6 g ·kg-1)、高剂量(1.2 g ·kg-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利用鼠尾悬吊模型制备大鼠应力缺失性骨质疏松模型,药物组在造模同时给与通络生骨胶囊。造模21 d,采血,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钙含量;处死动物,取其胫骨及股骨,切片,观察骨形态变化。 结果: 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通络出骨胶囊低、高剂量组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为:430.6,355.4,485.6, 417.3 U ·L-1;酸性磷酸酶含量分别为13.63,8.96,7.02,8.60 U ·L-1,血钙含量分别为1.357,1.142,1.186,1.149 mmol ·L-1;血清总钙含量分别为2.455,2.162,2.362,2.286 mmol ·L-1;骨小梁面积分别为0.0049, 0.0033, 0.0035 mm2, 成骨细胞个数分别为11.8,7, 12.5, 9.2个;骨小梁个数分别为6.1, 4.2,4.6,5.3个。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碱性磷酸酶含量,血清离子钙,血清总钙浓度均显著下降,模型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成骨细胞个数、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个数均显著降低,骨小梁间距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通络生骨胶囊低、高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骨小梁面积,成骨细胞个数以及骨小梁个数,增加了骨小梁厚度,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 结论: 通络生骨胶囊可用于应力缺失性骨质疏松防治。

    • 芒果苷单钠盐的抑菌作用研究

      2011, 17(6):173-175.

      摘要 (882) HTML (1) PDF 418.10 K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芒果苷单钠盐的抑菌作用。 方法: 以咽喉及上呼吸道常见致病菌肺炎双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受试菌,分别通过体外抑菌和体内抑菌实验来观察芒果苷单钠盐的抑菌作用。 结果: 体外研究显示芒果苷单钠盐对肺炎双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0,10.0,2.5 g ·L-1。体内研究显示芒果苷单钠盐可显著提升菌液感染小鼠的存活率。 结论: 芒果苷单钠盐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 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CA1 区细胞凋亡 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1, 17(6):176-179.

      摘要 (1416) HTML (4) PDF 503.46 K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反复夹闭、再通双侧颈总动脉同时ip硝普钠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 结果: ① 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细胞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细胞减少(P<0.01)。② 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 区Bcl-2,Bax阳性细胞均增多(均P<0.01),Bcl-2/Bax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阳性细胞增多(P<0.01),Bax阳性细胞减少(P<0.01),Bcl-2/Bax增加(P<0.01)。 结论: 参芎化瘀胶囊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芪参益气滴丸改善心梗模型大鼠心室重构的相关机制

      2011, 17(6):180-183.

      摘要 (817) HTML (3) PDF 512.89 K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改善心梗模型大鼠心室重构的相关机制。 方法: 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药物组、卡托普利药物组、心梗对照组各16只,另设假手术组16只。芪参益气滴丸组给与38 mg ·kg-1 ·d-1芪参益气滴丸混悬液ig给药、卡托普利组给与10.125 mg ·kg-1 ·d-1卡托普利混悬液ig给药;心梗对照组给与假手术组给等量生理盐水ig。8周后观察左室舒张终末压(LVEDP)、左室收缩内压峰值(LVSP)、 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质量指数(LVMI);血清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8周后药物组、对照组血清AngII,TNF-α,ET-1,BNP等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但使用药物干预后的药物组血清AngⅡ,TNF-α,ET-1,BNP等低于心梗对照组(P<0.05);药物组、对照组LVEDP大于假手术组(P<0.05);LVSP,±dp/dtmax小于假手术组(P<0.05);LVM及LVMI大于假手术组(P<0.05);使用药物干预后的药物组LVM及LVMI,LVEDP等小于心梗对照组(P<0.05),LVSP,±dp/dtmax大于心梗对照组(P<0.05)。药物组中芪参益气滴丸药物组优于卡托普利药物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能改善心梗模型大鼠心室重构,其相关机制与拮抗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过度激活有关。

    • 广西虎纹捕鸟蛛毒诱导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 及Caspase-3的激活

      2011, 17(6):184-187.

      摘要 (892) HTML (2) PDF 502.92 K (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虎纹捕鸟蛛毒抑制体外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激活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的作用。 方法: 将U251细胞分为3组:空白组、顺铂组、加药组(虎纹捕鸟蛛毒素浓度为37.5,50,75,100,150 mg ·L-1),毒素作用24,48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 )法检测细胞活性并与顺铂组、空白组做对比;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检测细胞凋亡率;Caspase-3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相对活性。 结果: 虎纹捕鸟蛛毒素剂量为37.5,50,75,100,150 mg ·L-1时,对U251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或P<0.01),IC50为53.48 mg ·L-1。虎纹捕鸟蛛毒素可诱导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在剂量为150 mg ·L-1诱导48 h,细胞早期凋亡率84.1%,晚期凋亡率4.48%。用不同浓度分别处理细胞,Caspase-3活性于48 h,150 mg ·L-1时达高峰,对细胞中的执行分子Caspase-3的激活速度快,活化程度为9.23,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和浓度依赖性的升高。 结论: 虎纹捕鸟蛛毒素明显抑制U25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凋亡过程中有Caspase-3的激活。

    • 香蕉皮多糖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与 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1, 17(6):188-191.

      摘要 (866) HTML (1) PDF 585.63 K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香蕉皮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其核因子-κB(nudear-kappa B, 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溴化四甲基偶氮 法,取对数生长期人乳腺癌细胞(MCF-7),随机分为药物组与对照组,用质量浓度为0.5,1.5,2.5,3.5 g ·L-1香蕉皮多糖作用于MCF-7细胞,分别干预24,48,72 h。通过克隆形成试验,Western blot试验,观察香蕉皮多糖对MCF-7细胞克隆形成及对MCF-7细胞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中设置药物组与对照组,药物组MCF-7细胞加入质量浓度为0.5,1.5,2.5 g ·L-1香蕉皮多糖干预48 h。 结果: 香蕉皮多糖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与药物浓度和药物作用时间成正相关。MCF-7细胞的克隆形成率,NF-κB(p65)蛋白的表达随香蕉皮多糖浓度升高而显著下降。 结论: 香蕉皮多糖对MCF-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有抑制作用, (P<0.05)。香蕉皮多糖干预后,MCF-7细胞表达NF-κB(p65)明显减弱。其诱导MCF-7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下调NF-κB表达水平有关。

    • 清开灵对AD小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 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1, 17(6):191-193.

      摘要 (787) HTML (2) PDF 455.69 K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清开灵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用雄性KM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开灵低、中、高剂量(20,40,80 g·kg-1)组和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0.3 g ·kg-1组,每组10只。ig给予等体积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末次给药30 min后,东莨菪碱造模,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行为学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水平。 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表明,清开灵能明显缩短模型小鼠游泳时间及游泳路程;脑组织Aβ含量测定显示清开灵能显著降低脑组织Aβ水平。 结论: 清开灵能改善造模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Aβ水平有关。

    • 藏药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筛选

      2011, 17(6):194-196.

      摘要 (772) HTML (3) PDF 389.55 K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从8种藏药中筛选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高抑制活性的提取物。 方法: 药材经乙醇提取、酸碱处理、氯仿和正丁醇萃取后,得到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各部分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初步筛选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再用改良的Ellman法进一步测定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 8种藏药生物碱提取物的氯仿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其中止泻木Holarrhena antidysenterica、秦艽花Gentiana straminea、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抑制活性最强,IC50分别为6.32,28.20,34.80 mg ·L-1。正丁醇部分中,山莨菪的抑制活性显著, IC50为51.70 mg ·L-1。 结论: 止泻木、秦艽花、山莨菪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说明其含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成分,为进一步跟踪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 漏芦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2011, 17(6):197-199.

      摘要 (861) HTML (2) PDF 394.25 K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祁州漏芦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 以高铁还原法检测祁州漏芦醇提取物对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对肝组织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结果: 漏芦醇提取物浓度依赖性地增高肝匀浆总抗氧化能力,同时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其对H2O2, ·OH和Fe2+诱导的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6.4,144.2,355.6 mg ·L-1;对H2O2和Fe2诱导的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IC50分别为781,36.3 mg ·L-1。 结论: 漏芦醇提取物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

    • 草苁蓉联合长春瑞滨化疗对VX2移植瘤的抑瘤作用 及机制研究

      2011, 17(6):200-202.

      摘要 (682) HTML (2) PDF 422.92 K (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草苁蓉提取物(BRE)联合长春瑞滨(NVB)化疗对兔VX2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建立兔VX2皮下移植瘤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BRE组,NVB组和BRE+NVB组(BRE和NVB联合组)。于造模第8 天开始给药,BRE组和BRE+NVB组分别ig给药100 mg ·(kg ·d)-1 BRE共21 d,NVB组和BRE+NVB组于造模第15,22 天静脉注射2.5 mg ·kg-1 ·d-1 NVB共2次。观察各组荷瘤兔的肿瘤生长情况。实验结束后,称瘤重和计算抑瘤率。提取瘤体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 各治疗组对移植瘤生长和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BRE+NVB组肿瘤生长抑制率最高、增殖指数最小。同时,NVB虽明显增高血清CAT,GSH-Px活性,但SOD活性和TAOC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明显增高。而BRE组和BRE+NVB组均可明显升高血清SOD,CAT,GSH-Px活性和TAOC水平,降低MDA水平。 结论: BRE对VX2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长春瑞滨化疗有明显增强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增殖和增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 组分配伍对延胡索总生物碱中主要成分体外吸收的影响

      2011, 17(6):203-205.

      摘要 (865) HTML (1) PDF 408.55 K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检测M199培养液中延胡索乙素和脱氢紫堇碱的HPLC分析方法,并探讨复方给药和延胡索提取物给药对这2种成分在体外吸收的影响差异。 方法 :采用大鼠肠囊外翻法探讨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和脱氢紫堇碱吸收量的影响规律,采用HPLC-UV方法测定药液浓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色谱采用SB-C18反相柱,流动相为乙腈-50 mmol ·L-1磷酸二氢纳梯度洗脱,运行27 min。延胡索乙素的线性范围0.29~46.4 mg ·L-1;脱氢紫堇碱的线性范围0.09~22.7 mg ·L-1,两种成分的提取回收率为95%~100%,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延胡索乙素(THP)和脱氢紫堇碱(DHC)的肠吸收的测定。肠吸收实验结果显示复方配伍对其THP的吸收没有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DHC的吸收。

    • 补脾方药对大鼠脾细胞中PKC,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1, 17(6):206-208.

      摘要 (736) HTML (6) PDF 427.82 K (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观测大鼠脾细胞中蛋白激酶C(PKC),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来探讨补脾方药对脾虚证的作用机制。 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SPF)大鼠采用复合方法制成脾虚模型后分别以3种不同配伍补脾方药灌胃3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脾细胞中PKC,Bcl-2和Bax蛋白表达。 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 Bcl-2表达减少而Bax表达增加;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Bcl- 2表达增加而Bax表达减少;中药用药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PKC表达减少( P <0.05),匀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补脾方药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脾细胞中Bcl-2表达,降低Bax和PKC表达有关。

    • 金樱根多糖的制备及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初探

      2011, 17(6):209-212.

      摘要 (1224) HTML (5) PDF 559.62 K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从金樱根中分离提取金樱根多糖,并探索其抗肿瘤活性。 方法 : 水提醇沉法提取,Sevag法除蛋白,大孔树脂脱色后获得金樱根多糖粗品。建立小鼠S180肉瘤腹水瘤模型,并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金樱根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 ·kg-1 )。建立移植实体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5-Fu(5-氟脲嘧啶)组(20 mg ·kg-1 )、金樱根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 ·kg-1 )、金樱根多糖各剂量组+5-Fu组。腹腔注射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计算各用药组抑瘤率、生命延长率和白细胞数、胸腺指数、脾指数,并用EILSA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清中IL-2(白细胞介素-2)、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结果: 制备得到金樱根多糖粗品含糖量为85.43%。金樱根多糖50,100,200 mg ·kg-1剂量组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07%±2.35%,10.11%±4.32%,34.3%±8.31%,与对照组相比,仅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金樱根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与5-Fu组(20 mg ·kg-1)合用抑瘤率分别为62.74%±4.35%,67.92%±3.24%,78.79%±6.23%,明显优于单用5-Fu(P<0.05),且与单用5-Fu组相比合用能升高白细胞数、胸腺指数、脾指数及IL-2水平(P<0.05),但对TNF-α水平无影响。 结论: 金樱根多糖单用不能有效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但与5-Fu合用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 蒺藜提取物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1, 17(6):213-216.

      摘要 (910) HTML (2) PDF 591.42 K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蒺藜提取物对阿霉素(ADR)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蒺藜提取物灌胃于ADR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大鼠,采用电镜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 :ADR累积用量20 mg ·kg-1可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蒺藜提取物中、高剂量组(40,60 mg ·kg-1)可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蒺藜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均可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 P< 0.05)。蒺藜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可显著上调Bcl-2表达( P <0.01)、下调Bax表达( P <0.05)。 结论: 蒺藜提取物可抑制ADR所致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对阿霉素所致的心脏毒性有保护作用。

    • 辛芷鼻敏胶囊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骨髓及外周血IL-5 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2011, 17(6):217-219.

      摘要 (937) HTML (7) PDF 444.44 K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辛芷鼻敏胶囊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骨髓及外周血中IL-5和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 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致敏SD大鼠制成模型,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鼻炎康组、辛芷鼻敏胶囊组,分别ig生理盐水、鼻炎康片(3 g·kg-1)和辛芷鼻敏胶囊(3.6 g·kg-1),连续10 d。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定量测定骨髓及外周血中白介素-5(IL-5)含量,骨髓和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计数EOS。 结果 :辛芷鼻敏胶囊组骨髓及外周血中IL-5,EOS比模型组有显著降低( P <0.05),且与鼻炎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辛芷鼻敏胶囊组大鼠鼻黏膜EOS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鼻炎康组(P<0.01,P<0.05)。 结论 :辛芷鼻敏胶囊可以减少IL-5水平,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 滋肾宁神方提取工艺安神药效筛选研究

      2011, 17(6):220-222.

      摘要 (1021) HTML (3) PDF 386.34 K (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筛选滋肾宁神方的提取工艺。 方法: 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及睡眠实验,对水提、醇提、水提醇沉、部分水提部分醇提等4种不同提取工艺进行筛选。 结果: 水提醇沉工艺提取物可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延长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水提工艺提取物可明显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4种工艺提取物均可提高小鼠入睡率,其中水提醇沉工艺提取物对小鼠入睡率的提高最显著。 结论: 选择水提醇沉工艺为滋肾宁神方的提取工艺。

    • 菖郁导痰汤对抑郁大鼠模型额叶5-HT2AR 及其mRNA表达的干预

      2011, 17(6):223-224.

      摘要 (674) HTML (1) PDF 322.64 K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菖郁导痰汤对抑郁大鼠模型大脑额叶5-羟色胺受体A2(5-HT2AR)及其mRNA表达的干预,分析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方法: 经Open-Field法 评分测定评分相近的48只SD普通级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模型组、菖郁导痰汤3.9 g ·kg-1组、氟西汀0.36 mg ·kg-1组。每组12只。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慢性应激21 d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然后开始给药(ig)连续21 d,取脑,免疫组化法检测与5-HT2AR,原位杂交法测5-HT2AR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模型组5-HT2AR和mRNA的表达数量明显下降,且5-HT2AR/mRNA增高( P <0.01);与模型组比,菖郁导痰汤组5-HT2AR和mRNA表达升高,5-HT2AR/mRNA下降( P <0.01)。 结论 : 抑郁症发病可能与5-HT2AR及其mRNA的表达下降有关;菖郁导痰汤有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5-HT2AR及其mRNA的表达。

    • 大蒜超临界萃取物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2011, 17(6):225-228.

      摘要 (1451) HTML (2) PDF 513.93 K (3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大蒜超临界萃取物体外抗真菌活性。 方法: 采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测试大蒜超临界萃取物对15株皮肤癣菌(上海株:断发毛癣菌、大脑状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武汉株: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无色红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絮状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 结果: 大蒜超临界萃取物对上海株(断发毛癣菌)、武汉株(须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及无色红毛癣菌)4株菌株的MIC为3.13 mg ·L-1,对上海株(石膏样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及武汉株(羊毛状小孢子菌)3株菌株的MIC为1.56 mg ·L-1,对上海株(大脑状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武汉株(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及白色念珠菌)7株菌株的MIC均小于0.78 mg ·L-1。杀菌实验结果显示对上海株(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武汉株(猴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4株菌株的MBC为6.25 mg ·L-1,对上海株(断发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武汉株(红色毛癣菌、无色红色毛癣菌及犬小孢子菌)5株菌株的MBC为3.13 mg ·L-1,对大脑状毛癣菌上海株的MBC为1.56 mg ·L-1,对上海株(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武汉株(石膏样毛癣菌、白色念珠菌)4株菌株的MBC均小于0.78 mg ·L-1。 结论: 大蒜超临界萃取物对15株皮肤癣菌有较强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 青鹏软膏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初探

      2011, 17(6):228-231.

      摘要 (1001) HTML (3) PDF 756.38 K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外用藏药奇正青鹏软膏局部应用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特点。 方法: 50只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40只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后分为模型组、青鹏膏高剂量组(1.6 g ·kg-1)、青鹏膏低剂量组(0.4 g ·kg-1)。治疗组根据体重分别按1.6,0.4 g ·kg-1剂量将药物涂抹于右后肢踝关节周围,连续用药4周。观察青鹏软膏不同剂量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右后肢肿胀率,血清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 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 结果: 外用藏药青鹏软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的足肿胀率明显降低(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P<0.05),病理研究表明青鹏软膏有效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损伤程度,但对血清IL-1β水平没有明显影响。 结论: 青鹏软膏局部外用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

    • 生脉饮及其各组分提取物对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2011, 17(6):232-235.

      摘要 (1046) HTML (1) PDF 541.05 K (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生脉饮及其各组分粗提物对离体正常及衰竭心脏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Working Heart离体心脏灌流装置给药,冠状动脉结扎制备心肌缺血模型,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不同药物对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的生脉饮均能不同程度增加正常与衰竭心脏左心室收缩最大速率及每分钟冠脉流量。人参方略好于党参方。生脉饮组分中红参与麦冬对心脏功能参数正性影响较显著,其中麦冬两组分粗提物麦冬-30、麦冬总皂苷对离体心衰模型的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均有较显著影响。 结论 :生脉饮中对离体衰竭心脏心功能起正性影响作用的主要物质为麦冬-30和麦冬总皂苷。

    • 复方夏枯草保肝降酶作用研究

      2011, 17(6):235-236.

      摘要 (808) HTML (1) PDF 431.21 K (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夏枯草水煎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小鼠的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ip0.2% CCl4调和油溶液10 mL ·kg-1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复方夏枯草(90,45,22.5 g ·kg-1)和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0.15 g ·kg-1的影响)ig,连续7 d。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观察对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结果: 复方夏枯草高、中、低剂量和联苯双酯都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升高,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损伤。其中复方夏枯草各剂量组和联苯双酯ALT与模型组比,P<0.01,而高、低2个剂量和联苯双酯组AST与模型组比,P<0.01。 结论: 复方夏枯草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联苯双酯比无显著性差别。

    • >毒理
    • 荆芥内酯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2011, 17(6):237-240.

      摘要 (1156) HTML (1) PDF 445.36 K (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荆芥内酯(schizonepetin,ST)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 方法: 以不同剂量荆芥内酯给予小鼠(200,100,50 mg ·kg-1)和大鼠(100,50,25 mg ·kg-1)口服给药,观察荆芥内酯对小鼠入睡只数、自主活动和大鼠在转棒上掉落次数的影响;以不同剂量荆芥内酯(40,20,10 mg ·kg-1)对麻醉犬十二指肠给药,观察荆芥内酯对犬的呼吸频率、呼吸幅度、舒张压(SAP)、收缩压(DAP)、心率(HR)、PR间期、QRS、QT间期、T波各指标的影响。 结果: 荆芥内酯ig给药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并与小鼠戊巴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无协同作用;对大鼠在转棒上掉落次数无明显影响;ST各剂量组对麻醉犬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无明显影响,对心率、舒张压和动脉压无显著影响;对心电图PR,QRS,QT间期和T波无显著延长。 结论: 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实验用药小鼠高剂量200 mg ·kg-1为LD50的1/2,为临床成人拟用药剂量的20倍,犬用药高剂量为40 mg ·kg-1及以下剂量,荆芥内酯单次给药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 >临床
    • 复方地榆酊治疗烧烫伤368例

      2011, 17(6):241-243.

      摘要 (877) HTML (1) PDF 442.86 K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地榆酊治疗烧烫伤368例的临床疗效。 方法: 按江西省医院制剂标准制备院内方剂复方地榆酊。将来院就诊的496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同样清创,暴露疗法,治疗组用复方地榆酊治疗,对照组用硝酸银软膏配合抗生素治疗。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烧烫伤患者有效率分别为100%,94.6%,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2.7, 31.3 d。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复方地榆酊制备简单,价廉,药源充足,治疗Ⅰ度、Ⅱ度烧烫伤患者有效率高,平均治愈时间短,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 颈动脉注射磷酸川芎嗪治疗脑梗死

      2011, 17(6):243-246.

      摘要 (840) HTML (4) PDF 608.83 K (2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颈动脉注射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经过临床筛选,将年龄在45~65岁的2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为一般治疗方法+颈动脉注射,对照组为单纯一般治疗方法+静脉滴注磷酸川芎嗪。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梗死面积等。 结果: 颈动脉注射治疗组对于脑梗死的患者120例总有效率94.2%(113/120)。对照组120例,总有效率85.8%(103/120)。 结论: 颈动脉注射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缩小梗死面积;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 定喘汤加减方配合气道吸入糖皮质激素 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2011, 17(6):247-248.

      摘要 (716) HTML (1) PDF 315.40 K (3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定喘汤加减方配合气道吸入糖皮质激素与 β 2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疗效。 方法: 将80例中医辨证为热哮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普米克令舒加沙丁胺醇泵吸)和4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定喘汤加减方),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 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7.6%,对照组8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定喘汤加减方配合气道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热哮)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截敏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

      2011, 17(6):249-250.

      摘要 (843) HTML (1) PDF 302.68 K (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截敏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截敏颗粒,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疗程均为2周。用药结束后分别进行近期(停药后第1天)和远期(停药后第15天)疗效观察。 结果: 停药后第1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第15天,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效率为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截敏颗粒改善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近期疗效与氯雷他定片接近,但在远期疗效上则优于氯雷他定片,能够延缓疾病复发,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西酞普兰合并神衰宁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2011, 17(6):251-253.

      摘要 (1091) HTML (1) PDF 394.00 K (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合并神衰宁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合并神衰宁丸的治疗组和西酞普兰对照组各40例,观察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 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抗抑郁疗效评定,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评定,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 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HAMD和TESS评分显示,在第1和2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区别显著( P <0.05);MESSS评分显示:在治疗6周末,治疗组(14.22±4.53)比对照组(17.38±5.10)下降显著( P <0.05)。 结论: 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中,酞普兰合并神衰宁丸抗抑郁的起效更快,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都较好。

    • 辛伐他汀加通心络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39例

      2011, 17(6):254-256.

      摘要 (764) HTML (1) PDF 474.03 K (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加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的血脂、血黏度及颈动脉内膜媒介厚度(IMT)的影响。 方法: 给予改善生活方式的指导后,采取单盲法给药(门诊病例严格控制干扰因素)。对照组予辛伐他汀20 mg,日1次;治疗组予服辛伐他汀10 mg,日1次,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日3次,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甘油三酯(TG)均降低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升高;两组治疗后IMT,Tmax均变薄,Smax均缩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通心络胶囊与辛伐他汀等调脂药合用,具有明显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薄,颈动脉横切面最大面积缩小作用。

    • 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6例

      2011, 17(6):257-260.

      摘要 (971) HTML (2) PDF 582.80 K (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明显改善各单项症状的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整体积分。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健脾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68例临床观察

      2011, 17(6):260-261.

      摘要 (842) HTML (1) PDF 354.10 K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 6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 452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2011, 17(6):262-264.

      摘要 (569) HTML (1) PDF 433.01 K (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各种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 452例不良反应中青年人明显高于老年人;抗生素类药物居多;较多累及皮肤黏膜系统;大多数为轻度。 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仍普遍存在,应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

      2011, 17(6):265-266.

      摘要 (402) HTML (2) PDF 338.51 K (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通痹汤合西药吲哚美辛肠溶片、布洛芬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5例,西药对照组35例,临床观察3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控显率66.70%;对照组总有效率82.3%,控显率42.9%,两组比较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对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整体功能,降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水平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 苦蛇黄柏煎阴道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2011, 17(6):267-268.

      摘要 (1146) HTML (3) PDF 349.34 K (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苦蛇黄柏煎阴道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近4年收治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氟康唑,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苦蛇黄柏煎阴道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81.67%,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苦蛇黄柏煎阴道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复发率低,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定眩止晕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9例

      2011, 17(6):268-269.

      摘要 (992) HTML (1) PDF 363.68 K (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定眩止晕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 我院近几年138例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5.5%;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60.9%,两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自拟定眩止晕汤配合西药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综述
    • 紫石英炮制的历史沿革

      2011, 17(6):270-274.

      摘要 (998) HTML (4) PDF 703.71 K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紫石英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梁代历经了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的紫石英的炮制方法有12种,其中以火煅醋淬法应用较为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不断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紫石英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火煅醋淬的炮制方法,其他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 老年性痴呆疾病模型的建立

      2011, 17(6):274-276.

      摘要 (794) HTML (3) PDF 461.53 K (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整理近年来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动物模型相关资料,介绍AD模型的建立方法:物理的损伤方法建立AD模型、化学损伤建立AD模型、多因素综合致病模型、转基因AD动物、自然衰老AD动物等。通过文献整理发现,AD模型建立方法多样,每一动物或细胞模型都各有其优缺点,且建模机制不同,研究者应根据个人研究需要选择和建立合适的AD动物及细胞模型。

    • 天然类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2011, 17(6):277-279.

      摘要 (949) HTML (1) PDF 501.80 K (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非常强大的抗氧化和清除活性的能力,可以防止自由基攻击DNA而诱导细胞癌变。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抗肿瘤等多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其开发应用的前景非常广泛。本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天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同时对其进行比较,得出超声波法与微波辅助提取法操作简单易行、提取时间短,可考虑应用于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结论,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脑得生的研究进展

      2011, 17(6):279-282.

      摘要 (631) HTML (1) PDF 546.43 K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脑得生由三七、川芎、红花、葛根、山楂五味中药组成,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现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较好的疗效。根据国内近20年对脑得生复方的研究情况,归纳和分析了其在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和提取工艺改进方面的文献。

    • 糖皮质激素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1, 17(6):283-286.

      摘要 (875) HTML (2) PDF 535.73 K (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皮质激素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炎性疾病,但许多疾病都存在激素抵抗的现象。现代医学解释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机制与激素代谢异常、受体基因改变、靶基因乙酰化/去乙酰化等环节有关;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激素抵抗与肾阴、肾阳虚损有关。本文综述了糖皮质激素抵抗的现代和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常见风湿性疾病的中成药治疗概况

      2011, 17(6):287-289.

      摘要 (1163) HTML (3) PDF 556.18 K (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中成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等常见风湿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中成药作为抗风湿病的辅助用药,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其他抗风湿西药的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阶段和辨证分型,选择用药,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 >基层园地
    • 乳腺癌术后用疏肝解郁化痰法调治

      2011, 17(6):290-291.

      摘要 (581) HTML (2) PDF 425.68 K (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大黄牡丹皮汤配合规范化护理防治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

      2011, 17(6):291-292.

      摘要 (433) HTML (1) PDF 399.65 K (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桂枝茯苓丸治疗输卵管炎50例

      2011, 17(6):292-293.

      摘要 (521) HTML (2) PDF 361.66 K (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蟾酥液对家兔血糖的影响

      2011, 17(6):293-293.

      摘要 (647) HTML (2) PDF 186.08 K (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84076882

E-mail:syfjx_2010@188.com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