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8(24):1-5.
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经验。 方法: 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失眠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经验。 结果: 对筛选出的170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44个核心组合和7首新处方。 结论: 颜正华教授治疗失眠经验丰富,多将养心安神和重镇安神之品配合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2012, 18(24):5-8.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按Meta分析要求对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2篇,总样本量960例,其中生脉组493例,有效444例,对照组467例,有效351例,合并RR=1.20,95%可信区间为(1.13,1.27)。 结论: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未使用生脉注射液组。
2012, 18(24):9-13.
摘要:目的: 通过对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生物医学,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2001~2011年),两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 5.1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从中医药治疗VCI的569篇文献中,按照纳入标准筛出18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补肾化痰祛瘀法干预的治疗组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BB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②在ADL评分方面两组相似;③安全性方面,经卡方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就目前能获得的临床证据表明,补肾化痰祛瘀法治疗VCI有较好疗效,安全性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鉴于在试验设计和结局指标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医临床试验应具有辨证诊疗过程;制定并采用统一的症状疗效评价标准;推动开展更多的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随访时间足够、有中医特色的RCT。
刘辽 , 贾萍 , 陈芳 , 杨玉 , 杜小华 , 孙倩茹 , 刘玲
2012, 18(24):13-19.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VIP,万方数据库。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的研究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1 7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康复新液组在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或溃疡减轻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未报道康复新液临床应用的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 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有效, 安全性较高, 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有限,降低了该系统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尚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秦素红 , 章津铭 , 何宇新 , 何瑶 , 廖婉 , 傅超美
2012, 18(24):20-24.
摘要:目的: 研究与甘草配伍前后,附子化学组分在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确定附子配伍甘草的最佳煎煮条件。 方法: 测定不同时间附子单煎液和附子-甘草合煎液中乌头总碱及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确定最佳煎煮条件;考察最佳煎煮工艺所得汤液的大鼠心脏毒性。 结果: 附子-甘草配伍的最佳煎煮条件为大火煮沸后小火微沸保持30 min;在煎煮0~90 min时,附子-甘草配伍前后的乌头总碱及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30 min时达两者综合的峰值;煎煮30 min的单附煎液和附子-甘草合煎液均表现出一定的大鼠毒性,但合煎液心脏毒性较小。 结论: 优选的配伍煎煮工艺可为中药复方及临床应用中附子的"减毒存性"提供参考。
2012, 18(24):24-27.
摘要:目的: 优选三黄散瘀巴布剂的基质配方。 方法: 以巴布剂的外观性状和黏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三黄散瘀巴布剂的基质配方。 结果: 三黄散瘀巴布剂的较优基质配方为NP-700-K90-甘油(0.5∶0.4∶6)。取大黄、黄芩合提浓缩液加入卡波姆-u10NF得质量浓度0.02 g·mL-1溶液,溶胀过夜,作为A相,将聚丙烯酸钠0.5 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0.4 g加入到6 g甘油中作为B相,将三氯化铝和柠檬酸加入到水中作为C相,黄柏单提浓缩液作为D相,将上述4相按A-B-C-D(10∶3∶3∶5)充分混合搅匀,搅拌15 min,涂布,盖上防黏层。 结论: 所优选三黄散瘀巴布剂的基质配方简单、稳定,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2012, 18(24):28-31.
摘要:目的: 研究天南星炮制减毒机制。 方法: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家兔眼结膜刺激性试验比较天南星生品、炮制品、针晶及其不同提取部位的毒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法研究炮制前后天南星饮片中特殊草酸钙针晶的变化情况及明矾中相关离子对针晶的形态变化的影响。 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天南星针晶组LD50为42.53 mg·kg-1,生天南星粉末组LD50为1 062 mg·kg-1,天南星炮制品粉末组LD50为2 788 mg·kg-1。家兔眼刺激试验显示生药粉组和针晶组表现出轻度刺激和中度刺激,而其他各种提取物均无刺激性反应。电镜观察发现,天南星炮制前后饮片中的针晶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经KAl(SO4)2·12H2O,AlCl3溶液浸泡12 h后,针晶尖端被破坏,而Na2SO4,KCl溶液浸泡后其形态基本没有太大改变,尖端依然存在。 结论: 天南星针晶是产生刺激性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天南星针晶的刺激毒性与其结构形态有关,明矾炮制减毒的机制可能是其Al3+加速破坏了草酸钙针晶的形态。
2012, 18(24):32-34.
摘要:目的: 测定吴茱萸碱分散片及吴茱萸碱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溶出度。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浆法),以1%SDS 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制备吴茱萸碱-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吴茱萸碱超微粉及吴茱萸碱超微粉-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HPLC测定溶出度。 结果: 吴茱萸碱分散片45 min溶出度>60%;吴茱萸碱超微粉-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较好。 结论: 建立的吴茱萸碱分散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吴茱萸碱分散片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吴茱萸碱几乎不溶于水,超微粉碎联合固体分散体技术能显著提高吴茱萸碱的溶出度。
2012, 18(24):35-39.
摘要:目的: 考察树脂法对巴戟天低聚果糖中所含色素的脱除能力。 方法: 以脱色率、寡糖保留率为指标,筛选合适树脂对巴戟天低聚果糖进行脱色,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其静态及动态吸附工艺。HPLC-ELSD测定耐斯糖含量。 结果: 确定采用D941型树脂,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25 ℃)下,15 g·L-1巴戟天寡糖溶液(pH 5.88)4 BV,流速4 BV·h-1,径高比1∶10。脱色率92.54 %,寡糖保留率82.76 %,耐斯糖质量分数由22.46 %升高至29.94 %。 结论: D941型树脂对巴戟天低聚果糖具有良好的脱色能力。
2012, 18(24):39-41.
摘要:目的: 优选骨炎消巴布剂的基质配方。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选取聚丙烯酸钠(NP-70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丙三醇和二氧化钛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初黏力、持黏力、综合感官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骨炎消巴布剂的基质处方。 结果: 优选的基质处方为NP-700 3 g,CMC-Na 0.6 g,丙三醇16 g,二氧化钛0.8 g。 结论: 按优选的基质处方制得的骨炎消巴布剂外观、黏附性良好。
2012, 18(24):41-44.
摘要:目的: 考察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金荞麦中有效成分的纯化效果。 方法: 以表儿茶素和金E的含量、浸膏率为指标,结合HPLC指纹图谱,选择最佳型号大孔树脂。 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对表儿茶素洗脱率为89.78%,对金E洗脱率为93.04%。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面积比较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最适合用于金荞麦有效成分的纯化。 结论: 采用AB-8型大孔树脂纯化金荞麦中有效成分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稳定。
谷陟欣 , 夏新华 , 朱丽 , 周芳 , 谢安 , 欧金秀 , 张妮瑜 , 陈珍贵
2012, 18(24):45-48.
摘要:目的: 优选壳聚糖用于益龄精口服液的絮凝澄清工艺条件。 方法: 以吸光度、二苯乙烯苷保留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液质量浓度、壳聚糖用量、pH、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液质量浓度、壳聚糖用量、絮凝温度等因素对絮凝工艺的影响;比较絮凝澄清法与醇沉法。 结果: 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提取液质量浓度0.25 g·mL-1,壳聚糖用量1.2 mL·g-1,絮凝温度60 ℃,pH 5.0~5.5,搅拌速度300 r·min-1,搅拌时间10 min。 结论: 壳聚糖絮凝澄清法可替代乙醇沉淀法用于益龄精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2012, 18(24):49-52.
摘要:目的: 优选盐酸青藤碱聚乙烯醇(SM-PVA)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表征及体外释放性能。 方法: 以载药量为指标,选取乳化剂用量、搅拌速度、戊二醛体积分数及油相环己烷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W/O/W复乳界面聚合法制备SM-PVA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优选SM-PVA微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扫描电镜观察SM-PVA微胶囊形貌,粒径分析仪表征胶囊粒径分布情况,同时考察SM-PVA微胶囊的体外释放性能。 结果: 优选的制备工艺为乳化剂用量7%,搅拌速度600 r·min-1,戊二醛用量25%,环己烷10 mL,载药量6.23%;制备的SM-PVA微胶囊平均粒径约16 μm,呈均匀分散、表面光滑的球形。制得的SM-PVA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都表现出较好的缓释作用。 结论: SM-PVA微胶囊可成为中药盐酸青藤碱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
2012, 18(24):53-55.
摘要:目的: 优选红曲中洛伐他汀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干膏得率和洛伐他汀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0.5 h。 结论: 该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行,有效成分洛伐他汀提取率高。
2012, 18(24):56-58.
摘要:目的: 优选蜜炙款冬花的炮制工艺。 方法: 以性状、款冬酮和醇溶性浸出物的质量分数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闷润时间、蜂蜜用量、炒炙温度及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 (34) 正交试验优选蜜炙款冬花的炮制工艺。 结果: 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加蜂蜜40%,闷润4 h,100~110 ℃温度下炒炙6 min。 结论: 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款冬花的质量标准研究。
2012, 18(24):58-62.
摘要:目的: 考察相须药对的配伍对主要活性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黄芩-黄连药对为研究对象,以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含量,选取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黄芩-黄连比为考察因素,通过混合均匀设计试验优选煎煮工艺。考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芩-黄连共煎液与单煎混合液化学成分的异同,并采用三维效应面及三角能级图的形式将两指标成分进行直观对比,重点关注因两味中药在共煎而产生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现象。 结果: 黄连主要活性成分的煎出量与两者的配伍比例显著性相关;而黄芩活性成分的煎出量与煎煮时影响因素有关。黄连用量为黄芩用量2,3,5倍时溶液中两者含量相对较高,其他比例时均较低。 结论: 可通过研究药对的不同配比与其各自化学成分动态变化关系,揭示其临床使用疗效。
2012, 18(24):63-65.
摘要:目的: 探索凝胶材料配比对丁香罗勒油透皮凝胶体外透皮性能的影响。 方法: 以CMC-Na和PVA为辅料,制备丁香罗勒油透皮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鼠背皮肤为屏障进行经皮渗透试验,以丁香酚含量为指标,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丁香罗勒油的经皮渗透量。 结果: CMC-Na和PVA总量对丁香罗勒油透皮能力有较大影响,以25%为最佳;CMC-Na和PVA的比例对丁香罗勒油透皮能力无影响,最佳比例4∶2。 结论: 丁香罗勒油透皮凝胶可极大地提高丁香罗勒油的药效。
蒙瑞波 , 汤庆发 , 曾永长 , 郭阳 , 傅钧庭 , 范昊宁 , 罗佳波
2012, 18(24):65-68.
摘要:目的: 优选白花蛇舌草中总三萜酸的提取纯化工艺。 方法: 以总三萜酸提取率为指标,选取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及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白花蛇舌草中总三萜酸的提取工艺;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筛选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总三萜酸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1.5 h。采用AB-8型大孔树脂,其纯化工艺为上样流速2 BV·h-1,上样液pH 5,上样液质量浓度0.25 g·L-1,洗脱剂pH 7,洗脱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速度2 BV·h-1。 结论: 优选的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推广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2012, 18(24):69-73.
摘要:目的: 通过响应面优化方法得到中医验方油腻型痤疮方的最佳复配比例。 方法: 采用体外抑菌实验、体外抑制透明质酸酶和凝血酶实验、抑制人体皮脂分泌实验,以这些实验结果为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最终找到最佳配比。 结果: 模拟预测最佳中药组方的复配比例是:蒲公英提取物1.19份,厚朴提取物2.19份,川芎提取物2.24份,在此复配比例下可得到相对抑脂率的理论值为38.9%。由于3种中药提取物都是0.2 g·mL-1,因此提取物的比例可以表示为它们中药材本身的质量比。实验实际检测值为40.25%。 结论: 用响应面优化法模拟预测的抑脂率与实测值非常相似,响应面优化法可较好地用于复方配伍比例的研究。
2012, 18(24):74-75.
摘要:目的: 研究板蓝根的化学成分。 方法: 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手段,通过1H,13C-NMR等波谱技术及理化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 从板蓝根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一烷酸,β-谷甾醇,靛玉红,腺嘌呤核苷,大黄素及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 结论: 正二十一烷酸和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均是首次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
2012, 18(24):76-81.
摘要:目的: 建立一清软胶囊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一清软胶囊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Xtimate-C18色谱柱,0.2%磷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测定5个厂家共15个批号的一清软胶囊指纹图谱并做相似度分析,通过和9个对照品、3个单味药材的色谱图进行对照,确定了各个色谱峰的归属。 结果: 建立了一清软胶囊的HPLC标准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与对照品对比分析,确定了8个特征峰。相似度分析结果说明各个厂家的样品差别较大,同一个厂家不同批次样品的相似度较好。不同厂家和批次的一清软胶囊中,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黄连和黄芩中的主要成分相对稳定。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一清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2012, 18(24):81-85.
摘要: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大青叶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品质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 ℃。 结果: 建立了大青叶饮片RP-HPLC标准特征指纹图谱,共确定32个特征指纹峰,其中31个特征峰为共有峰,另一指纹峰可部分检出。 结论: 建立的大青叶RP-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为大青叶饮片整体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韩秋俊 , 毕葳 , 王伟 , 李取胜 , 王鹏龙 , 徐士勋 , 王艳慧 , 绪扩 , 汪林 , 程亚涛 , 李强 , 雷海民
2012, 18(24):86-88.
摘要:目的: 建立双缩脲反应-酶联免疫检测仪对肽类的快速定量方法,测定鳖甲炮制前后肽类含量差异,探讨鳖甲炮制科学性。 方法: 应用0.02 g·mL-1 酒石酸钠钾50 μL,5%氢氧化钠20 μL,0.5%硫酸铜50 μL的双缩脲显色剂测定鳖甲炮制前后肽类含量,检测波长580 nm。 结果: 鳖甲七肽在0.10~5.00 g·L-1 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醋鳖甲平均总肽含量为6.99%,生鳖甲平均总肽含量为1.04%。 结论: 醋鳖甲总肽含量明显高于生鳖甲总肽含量,醋制法可提高鳖甲有效成分溶出度。
2012, 18(24):89-93.
摘要:目的: 建立黄芩药材UPLC-MS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黄芩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提供更为有效的评价方法。 方法: 采用70%甲醇和甲醇两步提取的方法制备黄芩药材供试品溶液,应用UPLC-ESI-TOF/MS联用技术进行检测,采集10个产地黄芩药材的色谱图,根据保留时间和分子离子m/z确定共有峰,创建提取离子色谱图用以计算峰面积,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夹角余弦法计算相对峰面积的相似度。 结果: 确定了黄芩药材的23个共有峰,建立了这23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黄芩药材UPLC-MS指纹图谱,10个产地样品的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0.9,各产地黄芩药材之间相似度良好。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芩药材的整体质量评价。
方婧 , 杨洪军 , 付梅红 , 安琪 , 张贝贝 , 王祝举 , 杨岚 , 张东
2012, 18(24):94-96.
摘要:目的: 建立微波协助提取法提取野菊花中有效成分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微波协助提取法与药典法提取蒙花苷优势。 方法: 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检测波长334 nm,柱温30 ℃,流速1 mL·min-1。 结果: 微波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100 ℃,提取溶剂50%乙醇。蒙花苷在0.04~1.2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13%(n=6)。 结论: 微波提取法较药典法提取蒙花苷更简便快速、准确,为一种符合环保绿色理念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检测野菊花饮片中蒙花苷含量。
2012, 18(24):97-100.
摘要:目的: 建立湿疹纳米乳喷雾剂中丹皮酚的HPLC定量方法,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C18-ODS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4 nm。 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10.0~100.0 mg·L-1(r=0.999 9),48 h内稳定,加样回收率99.60%,RSD 1.123%。理论塔板数均在6 000以上。分离度达1.5以上。 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中丹皮酚含量测定的常规方法。
2012, 18(24):101-103.
摘要:目的: 探讨小飞蓬药材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TLC鉴别小飞蓬中的槲皮素,HPLC测定小飞蓬中槲皮素的含量。 结果: TLC以正己烷-乙酸丁酯-甲酸(6∶5∶1) 为展开系统,可以清晰地检测槲皮素; HPLC采用日本岛津Shimadzu C18(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47∶53),检测波长257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槲皮素在0.504~1.134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7%%,RSD分别为1.2 %。 结论: 该法可作为小飞蓬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2012, 18(24):104-106.
摘要:目的: 建立核桃楸药用部位总黄酮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明确其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75%乙醇回流对青龙衣中总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AB-8大孔树脂除色素,建立含量测定方法。 结果: 初伏前后5个采集时间青龙衣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15,3.49,3.90,3.98,3.96 mg·g-1。 结论: 初伏前黄酮总含量较低,初伏后总黄酮含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并且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伏天过后含量略有下降;不同药用部位黄酮含量顺序为叶>皮>茎。
毛敏珏 , 严国俊 , 侯振山 , 蒋志涛 , 张婷 , 潘金火
2012, 18(24):107-109.
摘要: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肝尔舒微丸中的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Hedera ODS-2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0.4%磷酸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结果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分别在0.042 8~0.428,0.003 49~0.034 9,0.041 8~0.418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8,0.999 1,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槲皮素99.88%,RSD 0.77%(n=6);山奈素为99.44%,RSD 1.2%;异鼠李素为97.50%,RSD 1.5%(n=6)。 结论: 该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肝尔舒微丸的质量控制。
2012, 18(24):110-112.
摘要:目的: 建立双山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科学评价并有效控制双山颗粒剂质量。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 (4.6 mm×250 mm,5 μm),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5 ℃。 结果: 以绿原酸为参照峰,建立了双山颗粒剂HPLC指纹图谱,确立了13个共有峰,供试品之间的共有峰相似度>0.98。 结论: 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重复性较好,可作为控制双山颗粒质量的依据。
2012, 18(24):113-115.
摘要:目的: 建立樟木中主要成分黄樟醚二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C18(4.6 mm×20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14∶86),检测波长282 nm,柱温30 ℃。 结果: 该成分在进样量1.014~5.07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1.89% (n=6)。 结论: 该方法测定樟木中主要成分黄樟醚二醇的含量,方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适用于樟木药材的质量控制。
2012, 18(24):115-119.
摘要:目的: 探索巴中产栀子的品质。 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t检验和Z总分综合评价巴中产栀子的质量。 结果: t检验结果表明,巴中产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显著高于湖北栀子(P<0.05),极显著高于江西或江津产栀子(P<0.001);巴中产栀子中西红花苷Ⅰ含量极显著高于湖北、江西或江津产栀子(P<0.001);巴中产栀子中熊果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湖北、江西或江津产栀子(P<0.001)。以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质量分数X1、西红花苷Ⅰ质量分数X2、熊果酸质量分数X3与综合评价Z总分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方程:Z=-11.213 6+0.021 82X1+0.560 2X2+17.331 6X3(R=0.999 9);Z总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中产栀子Z总分遥遥领先于湖北、江西或江津产栀子。 结论: 巴中产栀子的品质优异,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2, 18(24):120-124.
摘要:目的: 建立二氢卟吩e6微透析探针相对回收率(relative recovery,RR)的测定方法,并考察流速、浓度、温度、时间对RR的影响,为体内微透析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利用浓度差法(增量法、减量法)进行二氢卟吩e6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的比较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二氢卟吩e6微透析取样后的浓度,利用探针回收率公式计算探针的RR。 结果: 在同一浓度下,两种方法测定RR均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少;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得的RR一致;在同一流速下,浓度对RR的影响不大;RR在12 h内保持稳定;RR随温度的上升明显增加。 结论: 确定了影响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因素,利用减量法测定的探针回收率与增量法接近,反向透析法可作为体内微透析研究中的二氢卟吩e6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孟霜 , 李慧峰 , 闫艳 , 张龙开 , 崔健 , 裴妙荣
2012, 18(24):124-127.
摘要:目的: 建立浮小麦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对浮小麦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面进行生药学的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浮小麦中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浮小麦药材中5-二十一烷 基间苯二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结果: 对浮小麦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性强,重复性好;在选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同其他成分达到较好的基线分离,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在129.5~259 0 ng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5 056.5X+201.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6%,RSD 1.89%。 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结果准确,能有效鉴别和评价浮小麦药材,可作为浮小麦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2, 18(24):128-131.
摘要:目的: 提高完善鼻炎灵丸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苍耳子、辛夷、薄荷、细辛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C18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 (47∶53∶0.2),检测波长278 nm测定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结果: 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在0.125 6~2.198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05%,RSD 1.66%,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良好。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以用于鼻炎灵丸的质量控制。
2012, 18(24):132-134.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银栀口服液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 ℃。 结果: 栀子苷浓度在0.010 20~0.408 0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 1.90%(n=6)。 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银栀口服液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买买提·努尔艾合提 , 吐送江·阿不都艾尼 , 木合塔尔·奴尔买买
2012, 18(24):134-136.
摘要:目的: 测定几种不同来源的维吾尔药材高孜万中总黄酮含量,为高孜万药材的筛选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 nm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意大利牛舌草、琉璃苣、糙草、倒提壶等4种不同来源的高孜万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 结果: 意大利牛舌草、琉璃苣、倒提壶、糙草等4种不同来源的高孜万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意大利牛舌草3.85 mg·g-1、琉璃苣3.72 mg·g-1、倒提壶2.35 mg·g-1、糙草(和田)3.14 mg·g-1、糙草(策勒)4.73 mg·g-1、糙草(于田)3.76 mg·g-1。其中策勒产糙草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倒提壶含量最低。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作高孜万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糙草、琉璃苣和意大利牛舌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没有太大的差别。
2012, 18(24):137-141.
摘要:目的: 研究水煎煮提取过程中加热时间、温度对人参茎叶水提液中人参皂苷的影响及受热后人参皂苷含量的变化情况,并且推算人参茎叶水提液的有效期。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加热条件下人参茎叶水提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Agilent Extend-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19∶81),洗脱程序:等度40 min,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1, 柱温30 ℃,并以经典恒温法推算其有效期。 结果: 2种人参皂苷在不同温度下加热12 h,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反应,其中,100 ℃条件下降解速率最快,80 ℃次之,60 ℃相对较慢,分别降至约初始含量的20%、60%、80%,以lgK对1/T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人参皂苷Rg: lgK=-2 396.2/T+5.587 3,人参皂苷Re:lgK=-2 518.2/T+5.901 6,通过回归方程计算人参茎叶水提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有效期分别为30.1和37.6 h。 结论: 人参茎叶水提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随加热时间延长而不断下降,温度越高,下降速率越快;人参茎叶水提液的有效期较短,故含人参茎叶水提液的制剂中间体应在其有效期内完成制剂。
2012, 18(24):141-143.
摘要:目的: 测定北细辛不同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以水、乙酸乙酯、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提取北细辛药材,以马兜铃酸A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90 nm。 结果: 马兜铃酸A含量在3.0~30.0 mg·L-1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Y=19.844X+0.027 2(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 1.32%。北细辛不同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为1.34%~3.15%,以水提取物含量最低,95%乙醇提取物含量最高。 结论: 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北细辛提取物中总马兜铃酸的含量测定。
2012, 18(24):144-146.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测定乐脉片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Shield RP18色谱柱(3.9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甲醇-1.7%甲酸水溶液(4∶27∶69),检测波长286 nm。 结果: 丹酚酸B在0.20~2.5 μg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n=6,RSD 2.0%)。 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乐脉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2012, 18(24):146-148.
摘要:目的: 建立孕妇清火丸中芒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 结果: 芒果苷在0.053 50~0.374 5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 1.15%(n=6)。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孕妇清火丸的质量控制。
梁洁 , 柳贤福 , 孙正伊 , 覃日宏 , 甄汉深 , 翁翎
2012, 18(24):149-151.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的HPLC方法。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用HPLC测定白花蛇舌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45∶55),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 结果: 槲皮素在0.09~0.7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山奈素在0.034 3~0.274 4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槲皮素、山奈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0%(RSD 1.79%),101.75%(RSD 1.76%)。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
2012, 18(24):152-154.
摘要:目的: 采用HPLC测定红花逍遥片中芍药苷及甘草苷含量。 方法: Dikma Diamonsil C18(2)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15∶85),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30 nm。 结果: 制剂中芍药苷和甘草苷与其他组分的色谱峰均达到基线分离,加样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100.33%,98.06%,RSD分别为2.51%,1.91%。 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作为红花逍遥片质量控制。
2012, 18(24):154-156.
摘要:目的: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山药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 方法: 利用浓硝酸-高氯酸(4∶1)混合溶液进行样品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6种不同来源的山药样品中Mn、Fe、Cu、 Zn、Mg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 山药药材中富含微量元素,其含量高低依次为Mg>Fe>Cu >Zn>Mn。5种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在95.50%~103.50%。 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稳定,可供山药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2012, 18(24):157-161.
摘要: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2种大黄游离型蒽醌、结合型蒽醌、番泻苷、鞣质单体4类14种与功效紧密相关组分含量方法,为全面评价大黄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Ⅰ:0.1%磷酸水-甲醇梯度洗脱,流动相Ⅱ:四氢呋喃-水-冰醋酸(2∶80∶1.5)与乙腈梯度洗脱,流动相Ⅲ:0.5%冰醋酸水-甲醇梯度洗脱;流速分别为1.0,0.8,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54,350,270 nm,柱温25 ℃。 结果: 测定了两种大黄的4类功效组分含量,各组分均在30 min内均得到良好分离;不同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在97.09%~103.2%,RSD均在0.15%~3.0% (n=6)。 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大黄全面质量控制。
2012, 18(24):162-166.
摘要:目的: 研究狗脊的化学成分,探讨其对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 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狗脊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清除DPPH活性试验。 结果: 从狗脊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成分,分别为1-O-咖啡酰-β-D-葡萄糖( 1 ),6-O-咖啡酰-D-葡萄糖( 2 ),3-O-咖啡酰-D-葡萄糖( 3 ),3-hydroxymethyl-2(5H)-furanone( 4 ),β-miroside( 5 ),cibotiumbaroside A( 6 ),原儿茶酸( 7 ),甘露糖( 8 ),corchoionoside C( 9 ),曲酸( 10 )。对DPPH清除能力试验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结论: 化合物 1 ~ 5 均为从狗脊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 1 , 3 , 6 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1的清除效果与维生素C(Vit C)相当。
2012, 18(24):166-170.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4种基源郁金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对其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为制定郁金药材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HP-5(0.32 μm×0.32 mm×30 m)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80 ℃,检测器温度300 ℃;程序升温初温125 ℃,保持5 min;速率3 ℃·min-1,升至170 ℃,保持5 min;速率9 ℃·min-1,升至260 ℃,保持0 min。 结果: 对4种基源20批郁金挥发油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4种郁金挥发油的指纹图谱。黄丝郁金和温郁金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绿丝郁金样品相似度均在0.99以上;桂郁金相似度在0.9左右。 结论: 不同基源郁金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差异较大,各自对照图谱能反映其特征,为科学制定郁金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孙志翠 , 刘西建 , 郭炜 , 裴强伟 , 吕青涛 , 韩涛 , 王欣
2012, 18(24):171-173.
摘要:目的: 通过对酸枣仁汤含药脑脊液指纹图谱的研究,为酸枣仁汤镇静催眠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50 min内在同一图谱中同时完成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建立,同时将含药脑脊液、空白脑脊液、酸枣仁汤及各单味药HPLC指纹图谱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通过对脑脊液采集方法、前处理方法及洗脱梯度、检测波长等色谱条件的筛选,建立了可将酸枣仁汤含药脑脊液中化学成分完全分开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归属分析,初步鉴定出含药脑脊液中的固有成分、药源性物质及代谢产物。 结论: 方法可作为探索酸枣仁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有效手段。
孙自增 , 毕肯·阿不都克力木 , 张彦丽 , 阿依吐伦·斯马义
2012, 18(24):174-178.
摘要:目的: 研究维药雪菊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布特征及模式识别方法,为雪菊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ICP法,测定新疆10批次、不同产地雪菊样品化学成分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模式识别研究。 结果: 主成分分析选出3个主因子,得出雪菊特征成分为Mn,Ni,Fe,Pb,Cr,Al;聚类分析将10批药材聚为3大类,不同产地雪菊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与气候、地理位置等生态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结论: 通过测定若干含量为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清晰地揭示了雪菊不同产地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2012, 18(24):178-180.
摘要:目的: 研究两头毛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uberosenol A( 1 ),suberosenol B( 2 ),suberosenone( 3 ),山奈酚-7-O-α-L-鼠李糖苷( 4 ),阿魏酸( 5 )。 结论: 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2, 18(24):187-193.
摘要:目的: 以氯唑沙宗(chlorzoxazone,CZX)为"探针药物",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体内、体外相结合评价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 CYP2E1)酶活性的HPLC-DAD检测方法。 方法: 体内实验为大鼠静脉注射CZX,剂量20 mg·kg-1,按时间点眼眶取血,检测CZX与其代谢产物6-羟基氯唑沙宗(6-hydroxy chlorzoxazone, 6-OHCZX)的血浆药物浓度。体外实验为不同浓度CZX与大鼠肝微粒体温孵后,检测温孵体系中6-OHCZX的浓度,计算酶动力学参数来评价CYP2E1酶的活性。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6 mm×100 mm, 5 μm),以非那西丁为内标,流动相为乙腈-0.6%乙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0 ℃。 结果: 体内、体外实验结果发现CZX,6-OHCZX的线性范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相对回收率、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检测要求。 结论: 大鼠血浆及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的其他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待测物的测定。该方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适合CZX及其代谢产物6-OHCZX的测定。
2012, 18(24):193-197.
摘要:目的: 测定高车前苷的油水分配系数,考察其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性。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摇瓶法)测定高车前苷在正辛醇(水、正辛醇)不同pH缓冲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单向在体肠灌流法研究高车前苷吸收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红浓度以标定体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车前苷在大鼠不同肠段中的浓度。 结果: 在正辛醇(水体系中,高车前苷的油水分配系数为18.07(lgP=1.26),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分配系数受溶液pH值影响不大。高、中、低浓度高车前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系数(Peff)无显著性差异,且在大鼠各肠段的Ka,Peff均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 结论: 高车前苷在全肠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2012, 18(24):198-200.
摘要:目的: 探讨刺五加酸(AA)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乙醇模型组,水飞蓟素组(100 mg·kg-1),刺五加酸高、中、低剂量组(30,10,5 mg·kg-1)。小鼠每隔12 h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每次给药后1 h,除正常组外均灌胃60%乙醇(5 g·kg-1)。观察大鼠血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变化。 结果: 在AA的高、中剂量组ALT(25±6),(31±8)U·L-1,AST(157±23),(187±18) U·L-1,TNF-α(32±4.62),(41±5.3) μg·L-1以及TG(190±23),(257±23) mmol·L-1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减少了肝损伤程度。 结论: 刺五加酸对乙醇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曾晓 , 张长城 , 狄国杰 , 刘苗苗 , 艾红 , 袁丁 , 王婷
2012, 18(24):201-204.
摘要:目的: 研究五子衍宗方对实验性隐睾小鼠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取5~6周龄BALB/c小鼠,手术建立小鼠隐睾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五子衍宗方低、高剂量(100,200 mg·kg-1)组,手术14 d后给药,用药14 d,于末次给药24 h 后检测小鼠的睾丸质量、精子密度、活率,光、电镜观察睾丸组织学结构的变化,检测小鼠睾丸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 五子衍宗方能够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的睾丸质量(P<0.01),明显增加精子密度(P<0.05),提高精子活率(P<0.01),改善隐睾小鼠睾丸组织的病理性变化,显著升高SOD和GSH-Px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MDA含量(P<0.01)。 结论: 五子衍宗方提高睾丸组织内抗氧化损伤能力,从而减轻隐睾对小鼠睾丸生殖功能的损害。
2012, 18(24):205-208.
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内皮素-1(ET-1)、γ-干扰素(γ-IFN)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照射加益气活血方组(益气活血方组)30只、单纯照射组(模型组)30只、正常对照组(对照组)6只。于受照当天开始,益气活血方组每天予益气活血中药10 g·kg-1,ig,模型组及对照组予蒸馏水10 g·kg-1,ig,直至动物被处死取材。益气活血方组与模型组均于首次照射后第4,6,8,12,26周末各取6只,对照组6只于第8周末处死,均取血清及右肺组织,检测ET-1,γ-IFN的表达。 结果: 益气活血方组及模型组ET-1的肺组织表达及血清值均于照射后第4周升高,8周达到高峰,26周下降,益气活血方组各时相ET-1的表达肺组织及血清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γ-IFN值于第4周开始降低,12周至低谷,26周回升。益气活血方组γ-IFN的表达肺组织及血清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 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调控ET-1,γ-IFN的表达及分泌,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李文宏 , 徐国良 , 余日跃 , 王跃生 , 刘波 , 黄丽萍 , 屈飞 , 江硕丹
2012, 18(24):209-212.
摘要:目的: 建立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分析、评价哮喘过程的新方法,以此观察麻杏石甘汤(MXSGT)的平喘作用。 方法: 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豚鼠磷酸组胺引喘前后呼吸波的变化,并常规肉眼观察、记录其哮喘潜伏期、哮喘持续时间,根据肉眼观察结果,找出引喘后首次和末次抽搐波与正常呼吸波振幅变化率的特征差异,初步确定哮喘潜伏期和持续时间的判别标准;动物灌服MXSGT 5 d后,同法记录引喘30 min呼吸波,依据上述判别标准,分析MXSGT对动物哮喘潜伏期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结果: 与正常呼吸波相比,首次和末次抽搐波平均振幅变化率分别为2465%和159%;MXSGT有较好的平喘作用,能延长哮喘潜伏期,缩短哮喘持续时间。 结论: 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以呼吸波振幅变化率评价能较客观、规范地分析与评价哮喘指标,适用于观察药物的平喘作用。
卫飞 , 凌佳馨 , 李宁 , 李金林 , 陈良君 , 熊海蓉 , 罗凡 , 刘媛媛 , 肖红 , 杨占秋
2012, 18(24):212-216.
摘要: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氧化应激的影响,初步探讨EGCG抗流感病毒的发生机制。 方法: 以1×104个细胞密度接种96 孔板,在体外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GCG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浓度;病毒感染28 h后,用CPE观察法、血凝法、实时定量荧光PCR法评价EGCG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共聚焦显微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探寻EGCG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结果: EGCG在体外能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病毒抑制率与感染后加药时间正相关(P<0.05);与病毒对照相比,20 mg·L-1 EGCG处理后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中活性氧的水平下降54%,继而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胞凋亡。 结论: EGCG主要抑制流感病毒的早期复制,可通过调控氧化应激,抑制流感病毒所致MDCK细胞凋亡。
2012, 18(24):217-219.
摘要: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中黄酮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探讨本方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 方法: 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细胞株(K562/ADM)为细胞系,通过MTT实验观察黄芩苷、京尼平苷对K562/ADM细胞ADM的敏感性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逆转倍数,并对细胞内ADM浓度变化进行测定。 结果: 黄芩苷、京尼平苷均能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黄芩苷、京尼平苷的IC50值分别为5.06, 6.74 mg·L-1。黄芩苷、京尼平苷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95,1.46倍。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K562/ADM细胞经黄芩苷(50 mg·L-1)、京尼平苷(100 mg·L-1)作用后,细胞内ADM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其中黄芩苷组提高到3.6%,京尼平苷组提高到1.7%。 结论: 黄连解毒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可能与其含有的黄芩苷、京尼平苷有关。
2012, 18(24):220-223.
摘要:目的: 探讨清营汤对内毒素发热家兔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营汤低、高剂量组(10,20 g·kg-1),造模前,空白、模型两组分别ig等量生理盐水,清营汤低、高剂量组分别ig不同剂量药物,每日1次,连续5 d,第六日,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分别通过耳缘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方法复制发热家兔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症状及体温变化;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 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家兔体温,TXB2,TNF-α,PAI显著上升(P<0.01),6-keto-PGF1α,t-PA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清营汤高、低剂量组家兔体温,TXB2,TNF-α,PAI明显下降(P<0.05或P<0.01),6-keto-PGF1α,t-PA明显上升(P<0.05或P<0.01)。清营汤高、低剂量均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显著的解热效应(P<0.05或P<0.01),均可明显抑制发热家兔TNFα,TXB2的含量升高(P<0.05或P<0.01),降低PAI的活性(P<0.01),提高6-keto-PGF1α的含量和t-PA的活性(P<0.01)。 结论: 清营汤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解热化瘀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发热家兔致热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而发挥其解热化瘀的作用。
杨洋 , 周德生 , Wolf-Dieter RAUSCH , 黄政德 , 胡华 , 柯立芝
2012, 18(24):223-227.
摘要:目的: 选择2种神经毒物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和谷氨酸在体外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损伤,并检测士的宁对此细胞的药理毒理作用,及对其退行性损伤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方法: 采用孕14 d小鼠,取出胎鼠中脑,分离出多巴胺能神经元,调整细胞密度7.5×105/mL,于5%CO2,37 ℃,100%湿度条件培养,于体外培养的第10天分别加入士的宁0.1, 1, 5, 10 μmol·L-1,MPP+ 10 μmol·L-1,谷氨酸500 μmol·L-1作用48 h,第12天染色。选取细胞数,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数量作为观察指标,并做出分析。 结果: 士的宁对未损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在48 h培养过程中无毒性影响。在10 μmol·L-1士的宁作用下,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5~10 μmol·L-1士的宁作用下,树突数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提高(P<0.05)。士的宁(10 μmol·L-1)和MPP+共同培养48 h后,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P+单独培养组(P<0.05);这种保护作用更为明显的表现在细胞形态学变化方面,在10 μmol·L-1的士的宁剂量下,神经树突长度明显高于MPP+单独培养组(P<0.05);神经树突的数量在5 μmol·L-1士的宁作用下与MPP+单独培养组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在对谷氨酸(500 μmol·L-1)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模型中,与谷氨酸组相比,10 μmol·L-1的士的宁对所有的观察指标的数值都有递增影响 (P<0.05)。 结论: 首次证实士的宁具有可在体外刺激中脑分离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长,并且对此神经元退行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李学坚 , 杜正彩 , 邓家刚 , 黄艳 , 刘布鸣 , 胡文姬 , 卢文杰
2012, 18(24):228-232.
摘要:目的: 将芒果苷分子上的一部分羟基进行酰化衍生,以提高化合物的脂溶性;然后比较芒果苷及其酰化衍生物的抗炎活性。 方法: 将芒果苷分别与乙酸酐、丙酸酐和丁酸酐反应,反应产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出化合物单体,用波谱解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组(0.115 mmol·kg-1),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mol·kg-1)和酰化衍生物 各高、中、低剂量组(0.25,0.125,0.063 mmol·kg-1),每组10只。各组连续经口给药5 d。末次给药45 min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右耳滴二甲苯致炎,腹腔注射冰醋酸。15 min后处死小鼠,用打孔器沿左、右耳廓相同部位打下两侧耳片,分别称重,计算耳廓肿胀度;另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进行清洗,收集腹腔液测定吸光度(A),用以评价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结果: 得到3个新结构化合物: (a) 7,2',3',4',6'-五乙酰化芒果苷衍生物(PAM), (b) 3,6,7,2',3',4',6'-七丙酰化芒果苷衍生物(HPM)和 (c) 3,6,7,2',3',4'-六丁酰化芒果苷衍生物(HBM)。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芒果苷高、中剂量组、PAM高、中剂量组、HPM高、中、低剂量组和HBM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5),并能显著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腹腔液渗出(P<0.01或P<0.05),显示出显著的抗炎作用,并呈现一定的结构-效应关系。 结论: PAM,HPM和HBM为首次报道的新结构化合物;芒果苷酰化衍生物只需相当于芒果苷1/4的摩尔剂量,即可显示出与芒果苷相似的抗炎作用,说明其抗炎作用的效价强度高于芒果苷,提示其抗炎活性比芒果苷强。
魏辉 , 王启瑞 , 刘英 , 王志远 , 蔡红兵 , 孙学刚 , 刁建新 , 刘远亮 , 范钦
2012, 18(24):233-236.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生脉散对气虚型鼻咽癌大鼠放疗增敏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SD大鼠于玻璃水缸中游泳,每天10 min,共30 d。同时在大鼠腋部皮下注射二亚硝基哌嗪(DNP),剂量为0.5 mg/只/次,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30次,于90 d内完成,构建鼻咽癌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药物组、放疗组、药物+放疗组,通过测量肿瘤体积及计算抑瘤率,观察药物加味生脉散的放疗增敏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瘤组织多药耐药基因-1(MDR1)基因的表达差异。 结果: 肿瘤质量,对照组(1 230.0±106.8)mg,放疗组为(447.2±121.9)mg,与对照组比较,P<0.05,抑瘤率53.25%;药物加放疗组为(259.9±64.7)mg,与放疗组比较,P<0.05,抑瘤率72.81%;相对表达倍数,药物组为1.21,放疗组为1.85,药物加放疗组为1.34。 结论: 加味生脉散对鼻咽癌的放疗具有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可能与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相关。
2012, 18(24):237-240.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产地秦岭柴胡不同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和活性部位。 方法: 将小鼠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半乳糖胺模型组,联苯双酯滴丸(150 mg·kg-1),秦岭柴胡1号样品水提组、65%醇提组、95%醇提组,秦岭柴胡2号样品水提组、65%醇提组、95%醇提组。剂量为5.0 g·kg-1,灌胃给药,给药体积20 mL·kg-1,模型组和空白组分别灌胃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后,采取小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溶液造模,16 h后眼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 2种产地秦岭柴胡的水提组、65%醇提组、95%醇提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CCl4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肝脏MDA的含量,增强SOD活性,其中以东太白产秦岭柴胡65%醇提物作用最强(P<0.01,P<0.05)。 结论: 秦岭柴胡对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与柴胡皂苷a,d含量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唐汉庆 , 李妙玲 , 王勇 , 郭健 , 李国彰 , 宋宁 , 庞宇舟
2012, 18(24):241-243.
摘要: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方法: 豚鼠分为对照组、苦参碱组(10,50,100 μmol·L-1)、乌头碱组(1 μmol·L-1)、乌头碱(1 μmol·L-1)+苦参碱(50 μmol·L-1)组,乌头碱(1 μmol·L-1)+苦参碱(100 μmol·L-1)组;采用标准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动作电位时程(APD)、动作电位0相幅值(APA)、动作电位50%复极化时程(APD50)和 90%复极化时程(APD90)。 结果: 苦参碱浓度依赖性(10,50,100 μmol·L-1)适度延长APD50和APD90,降低APA;乌头碱明显延长APD(和对照组比较P<0.05),APD50,APD90 ;苦参碱(100 μmol·L-1)能纠正乌头碱对APD,APD50,APD90的过度延长作用(和乌头碱组比较P<0.05或P<0.01)。苦参碱(100 μmol·L-1)能显著降低APA(和乌头碱组比较P<0.05)。 结论: 苦参碱能纠正乌头碱对APD,APD50,APD90的过度延长作用,能使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APA降低,维持动作电位在正常范围可能是苦参碱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2012, 18(24):244-247.
摘要:目的: 观察紫花地丁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抗炎作用,并分析其抗炎机制。 方法: 取ICR小鼠随机分模型对照组,布洛芬组(0.08 g·kg-1),紫花地丁水提物高、低剂量(9.0,3.0 g·kg-1)组,紫花地丁醇提物高、低剂量(9.0,3.0 g·kg-1)组,每天1次,连续ig给药7 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prostaglandin E2)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探讨抗炎作用机制。 结果: 紫花地丁水提物及醇提物各剂量组(9.0,3.0 g·kg-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可不同程度降低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血清TNF-α,IL-1β及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高剂量组(9.0 g·kg-1)的作用显著,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紫花地丁水提物及醇提物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及PGE2的表达有关。
陈不尤 , 王伟 , 肖明兵 , 江枫 , 倪温慨 , 袁菊萍 , 马剑波 , 顾红梅
2012, 18(24):248-251.
摘要:目的: 探讨抗放射性肺炎方(ARPD)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方法: 12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X射线照射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ARPD治疗组(D组)。B,C,D组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6 MV X射线)20 Gy单次胸部照射,C,D组照射后每日分别ig给予地塞米松(1.5 ×10-3 g·kg-1·d-1)和中药(ARPD,35 g·kg-1·d-1)治疗。A,B组ig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服。照射后第7,15,30,50天取材,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溶血素水平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 结果: ARPD治疗组较其他X射线照射组病变程度轻,且恢复快。至第50天,胸腺指数、脾脏指数、CD3+,CD4+,CD8+T淋巴细胞、血清溶血素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ARPD治疗组均高于单纯X射线照射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P<0.05)。 结论: 抗放射性肺炎方(ARPD)可以提高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2012, 18(24):252-255.
摘要:目的: 研究黑骨藤挥发油的抗炎作用,阐明挥发油作为药用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挥发油乳剂,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药理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黑骨藤挥发油乳剂高、低剂量(以挥发油量计为375 μL, 94 μL·kg-1,给药容积均为15 mL·kg-1)治疗组及阳性药(雷公藤多苷片,6.0 mg·kg-1) 对照治疗组,造模后,各用药组于致炎后10 d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11 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3 mL)蒸馏水,灌胃给药,采用容积法测定其肿胀度;造模后21 d,大鼠眼眶取血,采用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一氧化氮(NO)测定试剂盒检测血清中MDA、NO的含量。采用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设正常对照组、黑骨藤挥发油乳剂高、中、低剂量(500,250,125 μL·kg-1,给药容积均为20 mL·kg-1)治疗组及阳性药(地塞米松,4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5 d,研究黑骨藤挥发油的抗炎作用。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大鼠的足趾肿胀值在18~21 d内均有所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和NO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中的MDA含量,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的NO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与空白对照组并无差异;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NO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药理模型有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的NO,MDA含量,减轻局部病理反应,起到抗炎作用;黑骨藤挥发油可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 结论: 黑骨藤挥发油具有抗炎作用。
2012, 18(24):256-259.
摘要:目的: 比较研究滋阴方六味地黄丸、益阳方金匮肾气丸单用及择时合用对肾虚衰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5%D-半乳糖100 mg·kg-1颈背部皮下注射联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5 mg·kg-1腹腔注射共造模6周,造模两周后,实验第15天开始各给药组分别给予动物ig 1.16 g·kg-1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早服)合金匮肾气丸(晚服)、金匮肾气丸(早服)合六味地黄丸(晚服),给药4周。比较各组血清皮质醇(COR)、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及外周全血CD4+,CD8+值。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虚衰老模型组血清COR含量(6.35±1.65)μg·L-1显著降低(P<0.05),血浆ACTH(53.00±11.86)μg·L-1,CRH(7.04±1.37)μg·L-1含量显著升高(均P<0.05),CD8+ 水平(23.70±3.93)%显著降低(P<0.01),CD4+/CD8+(2.73±0.29)显著升高(P<0.01)。与肾虚衰老模型组相比,滋阴益阳组COR含量(10.76±2.09)μg·L-1显著上调(P<0.01),益阳组、益阳滋阴组ACTH(40.98±8.55),(39.55±14.67)μg·L-1含量显著下调(P<0.05),滋阴组、滋阴益阳组、益阳滋阴组CRH含量(5.39±1.00),(5.27±0.91),(5.61±1.08)μg·L-1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各用药组CD8+水平,CD4+/CD8+无显著性差异,各组CD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滋阴、益阳方单用及择时合用对肾虚衰老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作用不同,其中以滋阴益阳方的作用较优,但未观察到对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
2012, 18(24):260-265.
摘要:目的: 观察藏药郎庆阿塔对肝纤维化大鼠胶原代谢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高脂低蛋白复合饲料喂养+给予5%乙醇饮水)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6周后,于第7周开始分组给药,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kg-1]、郎庆阿塔高、中、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11.4,5.7,2.85 g·kg-1),分别ig给药7周。实验末期,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I(TIMP-I)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RTFQ PCR)法测定药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I型胶原蛋白(CoL-I) 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郎庆阿塔高、中剂量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组织增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郎庆阿塔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IMP-I的表达水平(P<0.01),高剂量组阳性率(4.80±0.92)与模型组(8.60±1.52)相比显著下降;此外,郎庆阿塔还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oL-I mRNA表达水平,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郎庆阿塔能明显改善肝纤维组织增生,降低肝组织中TIMP-I和 CoL-I mRNA的表达,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2012, 18(24):265-268.
摘要:目的: 观察鬼针草总黄酮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探讨其对ALI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1,ip),鬼针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00,150,200 mg·kg-1,ip),每组20只。给药3 d,末次ip给药1 h后,ip内毒素诱导ALI模型,6 h后处死,观察每组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和蛋白含量、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p65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白细胞介素(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鬼针草总黄酮中、高剂量组肺组织NF-κB p65表达为(38.46±4.56)%,(31.39±4.18)%,MDA含量为(1.73±0.19),(1.46±0.15)nmol·mg-1,TNF-α含量为(259.33±37.48),(211.46±32.69)μg·L-1 ,IL-6含量为(287.46±100.18),(223.55±93.49)ng·L-1,MPO活性为(2.69±0.57),(2.43±0.38)U·g-1,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IL-10含量为(16.73±3.87),(17.28±3.58)μg·L-1, SOD为(69.46±9.84,73.24±8.39)U·mg-1,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P<0.01)。 结论: 鬼针草总黄酮能减轻LPS诱发急性肺损伤所致肺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降低氧化应激损伤程度。
2012, 18(24):269-272.
摘要:目的: 探讨桑叶多糖对大负荷长期运动训练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120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运动组(T)、盐水+运动组(S+T)、高剂量桑叶多糖+运动组(HM+T)、中剂量桑叶多糖+运动组(MM+T)、低剂量桑叶多糖+运动组(LM+T),每组20只。除安静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进行4周负重5%游泳训练,6次/周,50 min/次,HM+T组、MM+T组、LM+T组分别以150,200,250 mg·kg-1·d-1剂量ig,S+T组小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4周。测定各组小鼠血象、体质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胸腺指数、血清凝集效价、体外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 结果: 与S+T组比较,桑叶多糖可以明显增加小鼠白细胞(WBC)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P<0.05~P<0.01);桑叶多糖均可不同程度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MM+T,HM+T组吞噬率(35.7±5.17)%,(36.7±4.83)%显著高于S+T组(29.2±4.27)%,吞噬指数(3.19±1.23,2.49±1.29)显著高于S+T组(3.91±1.29)(P<0.05);桑叶多糖能增加小鼠胸腺和脾脏质量(P<0.05),提高脾脏/胸腺指数,MM+T,HM+T组脾脏指数(1.53±0.61),(1.73±0.69)mg·g-1显著高于S+T组(1.09±0.68)mg·g-1, 胸腺指数(1.98±0.59),(2.21±0.63)mg·g-1显著高于S+T组(1.49±0.51)mg·g-1(P<0.05~P<0.01);桑叶多糖可以明显提高血清凝集效价以及体外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P<0.05~P<0.01)。 结论: 桑叶多糖能增强长期大负荷运动小鼠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其中桑叶多糖中、高剂量的效果明显。
2012, 18(24):273-276.
摘要:目的: 探讨小叶锦鸡儿黄酮类成分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 方法: 以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 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阿司匹林(12.5 mg·kg-1)作为阳性对照,小叶锦鸡儿总黄酮(CMF)按照25,50,100 g·kg-1剂量,灌胃给药4周,观察给药后对MCAO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测定其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η),血小板聚集率(PAg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变形指数(DI)。 结果: 通过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η(mPa·s),PAgT(%),EAI,IR,DI时发现,阿司匹林组·s,(56.49±3.74) %,8.83±0.59,3.94±0.22,0.69±0.08)];CMF中剂量组 0.11)mPa·s,(57.67±4.31) %,8.30±0.92,3.99±0.22,0.73±0.06)]、高剂量组(1.57±0.10)mPa·s,(55.59±4.58)%,7.83±0.58,3.65±0.17,0.70±0.07)较模型组大鼠·s,(65.69±4.59)%, 10.75±0.79,4.89±0.17,0.45±0.05)]的η,PAgT显著降低、红细胞参数EAI,IR显著降低,DI升高;通过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SOD (U·mL-1)活性、MDA(nmol·mL-1)含量时发现,与模型组(50.21±10.74)U·mL-1,(1.61±1.07)nmol·mL-1相比,CMF低剂量组(55.45±11.67)U·mL-1,(1.38±0.96)nmol·mL-1、中剂量组(60.23±13.59)U·mL-1,(1.17±0.44)nmol·mL-1、高剂量组(64.58±9.36)U·mL-1,(1.08±0.42)nmol·mL-1均可提高MCAO大鼠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结论: CM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降低血黏度有关。
2012, 18(24):276-279.
摘要:目的: 研究肉桂多酚改善HepG2 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方法: 以HepG2细胞为模型,设立对照组和肉桂多酚实验组,肉桂多酚组设5,10,15 mg·L-1 3种不同质量浓度组。肉桂多酚作用细胞24 h后,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 检测肉桂多酚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肉桂多酚作用细胞24 h后,降低了GLUT2 mRNA的表达(P<0.05);肉桂多酚能够明显降低PEPCK,G-6-Pase mRNA的表达(P<0.05,P<0.01),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肉桂多酚对PEPCK和G-6-Pase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结论: 肉桂多酚对HepG2 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GLUT2,PEPCK和G-6-Pase mRNA的表达有关。
邵峰 , 唐芳瑞 , 陈慧娟 , 王倩 , 刘荣华 , 任刚 , 陈兰英 , 黄慧莲
2012, 18(24):280-282.
摘要:目的: 比较4个新黄酮类化合物抗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作用。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以抗坏血酸(VC)为参照,以IC50作为评价指标,比较4个新黄酮类化合物抗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作用的强弱关系。 结果: 4个新黄酮类化合物抗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作用呈对数量效关系,且作用强弱依次为2,4-dihydroxy-5-methoxy-benzophenone,R(+)-dalbergiphenol,R(-)-latifolin,2-O-methyllatifolin。 结论: 新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交叉共轭结构,有利于化合物抗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能力的提高。A环酚羟基是重要的活性基团,而B环酚羟基和甲氧基的取代可减弱化合物的活性。
2012, 18(24):283-287.
摘要: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对人源性肝细胞(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雷公藤甲素治疗肝脏疾病,防治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的不良反应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体外培养L-02细胞,用10,30,50 nmol·L-1的雷公藤甲素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后细胞计数的方法和BrdU掺入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PI单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中细胞分布的百分率;AV/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21和p53的蛋白表达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30,50 nmol·L-1的雷公藤甲素处理组,细胞数目从(2.72±1.14)×105个/mL分别减少到(1.95±0.38)×105,(1.44±0.44)×105,(6.97±0.47)×104个/mL;BrdU阳性细胞数从(7.67±0.51)%分别减少到(5.67±0.29)%,(4.05±0.14)%,(2.51±0.15)%;阻滞在G1期的细胞百分率从65.39%分别上调至68.47%,71.19%,83.98%;细胞凋亡率从(20.54±1.44)%分别上调至(28.02±0.93)%,(36.79±0.49)%,(43.35±1.12)%;p21和p53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呈量效性关系。 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以通过上调p21的表达,将细胞阻滞在G1期,抑制L-0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时通过上调p53的表达诱导L-02细胞的凋亡。
2012, 18(24):288-291.
摘要:目的: 研究补肾化浊方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肝功、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瘦素的影响,探讨补肾化浊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制。 方法: 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水林佳(19 g·kg-1)组和补肾化浊方(含生药20 g·kg-1)组。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予高脂饲料喂养,水林佳组、补肾化浊方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计算大鼠肝指数、Lee’s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查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岛素(INS)、瘦素(LEP),并进行肝脏病理检查。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化浊方组、水林佳组均能明显改善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EP水平(P<0.01);在改善大鼠INS,IRI,ISI方面,补肾化浊方组优于水林佳组(P<0.05或P<0.01),水林佳组对INS,IRI无明显改善作用,水林佳组、补肾化浊方组大鼠脂肪染色、糖原染色改善优于模型组(P<0.05或P<0.01)。 结论: 补肾化浊方通过保肝、调节血脂、改善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2012, 18(24):292-294.
摘要:目的: 研究蛇葡萄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 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 FITC/PI双染检测蛇葡萄素33.3,50,75 mg·L-1作用下SGC-7901细胞的凋亡及各细胞周期。 结果: 蛇葡萄素作用于SGC-7901 48 h后,可明显促进细胞早期凋亡,50,75 mg·L-1细胞凋亡率为(29.03±6.21)%,(43.43±1.00)%,明显高于空白组(11.83±4.67) %(P<0.05,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蛇葡萄素33.3,50,75 mg·L-1作用于SGC-7901细胞48 h后,G1期细胞分别为(52.07±4.41)%,(57.07±2.70)%,(58.43±2.66)%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42.00±3.04)%(P<0.05,P<0.01,P<0.01)。 结论: 蛇葡萄素能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
2012, 18(24):295-300.
摘要:目的: 探讨绞股蓝与黄芩在防治糖尿病心脏病方面可能存在的协同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体外考察绞股蓝提取物(GP),黄芩提取物(SBG),以及绞股蓝提取物与黄芩提取物的混合物(GPSBG)各0.5,5,50 mg·L-1对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以及系膜细胞的直接作用;采用高脂大鼠加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诱导糖尿病心脏病大鼠模型,将造型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GP 300 mg·kg-1,SBG 300 mg·kg-1,GPSBG 600 mg·kg-1以及模型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24 h测定各心脏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并取血测定血脂。 结果: SBG 5 mg·L-1可对抗高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生长(P<0.05)、增加一氧化氮(NO)生成(P<0.05),抑制系膜细胞增殖(P<0.001);GPSBG 5 mg·L-1可对抗高糖抑制ECV-304生长(P<0.05)、增加一氧化氮(NO)生成(P<0.001)、降低谷胱甘肽(GSH)水平(P<0.001)的作用,抑制系膜细胞增殖(P<0.001);GP 5 mg·L-1可对抗H2O2抑制心肌细胞生长(P<0.05)、增加NO生成(P<0.05)、降低GSH水平(P<0.05)的作用;SBG 0.5 mg·L-1可以减少H2O2环境下心肌细胞的NO生成(P<0.05),提高GSH(P<0.05)水平;GPSBG 5 mg·L-1均可对抗H2O2抑制心肌细胞生长(P<0.05)、增加NO生成(P<0.05)、降低GSH水平(P<0.001)的作用;GP 300 mg·kg-1,SBG 300 mg·kg-1可抑制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脏指数的增加(P<0.05),GPSBG 600 mg·kg-1则可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心脏指数(P<0.05或P<0.001),GP 300 mg·kg-1可显著增加Ⅱ型糖尿病大鼠心率、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室收缩及舒张时间变化率等指标,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P<0.05);SBG 300 mg·kg-1可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压(P<0.05);GPSBG 600 mg·kg-1可显著增加Ⅱ型糖尿病大鼠心率、左室收缩压、左室收缩及舒张时间变化率,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P<0.01或P<0.001)。 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GP,SBG在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心脏功能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这可能与黄芩、绞股蓝均有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G,TC水平的趋势,并能在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系膜细胞以及醛糖还原酶等方面作用有关。
洪军 , 赵明芬 , 汪建萍 , 陈苗苗 , 刘宏炳 , 骆新 , 安冬青
2012, 18(24):300-303.
摘要:目的: 观察泽泻丹明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以高脂饮食喂养14 d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以泽泻丹明饮高剂量生药(4.0 g·kg-1)、中剂量(2.0 g·kg-1)、低剂量(1.0 g·kg-1)及血脂康(20 mg·kg-1)进行干预,共21 d。监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脂联素(ADP)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 结果: 泽泻丹明饮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显著降低(P<0.01),LDL-C明显降低(P<0.05),HDL-C有升高趋势,血清ADP水平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ADP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 泽泻丹明饮中、高剂量组可调节血脂、脂联素水平,具有良好的改善血脂紊乱作用。
2012, 18(24):304-307.
摘要:目的: 研究忍冬叶总黄酮(TFLLJ)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LLJ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和联苯双酯组(150 mg·kg-1),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日ig 给药1次,共10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ip 0.1% CCl4花生油溶液(0.01 mL·g-1)1次,造成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计算肝脏指数(LI),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TFLLJ(400,200,100 mg·kg-1)剂量组可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中的ALT和AST(P<0.01或 P<0.05)。可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P<0.01 或 P<0.05)。TFLLJ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结论: 忍冬叶总黄酮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脂质氧化有关。
2012, 18(24):307-311.
摘要: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异常表达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功能的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雷公藤多苷治疗组(1.8 g·kg-1·d-1灌胃,1次/d,连续8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第4,8周末分别测定大鼠体重、血糖、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及24 h尿蛋白定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肾组织中CTGF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BUN,Cr,24 h尿蛋白定量在第4,8周末显著增加(P<0.01),肾脏CTGF蛋白表达增加(P<0.01),雷公藤多苷干预后可显著抑制模型组的病理改变(P<0.05或P<0.01)。 结论: CTGF表达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关,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减少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改善肾脏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肾脏的损害。
穆磊 , 龙子江 , 杨杰 , 陈明 , 魏成晨 , 丁伯春
2012, 18(24):312-315.
摘要:目的: 观察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对心律失常模型大鼠血管保护的作用。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稳心颗粒组(2.43 g·kg-1)、葛根芩连汤低(2.16 g·kg-1),中(4.32 g·kg-1),高(8.64 g·kg-1)剂量组,每组各10只,于手术中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5 min损伤模型上,监测肢体II导联心电图(ECG)。术后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II(AngII)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量。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再灌注后AngII,NF-κB,TNF-α和ET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葛根芩连汤组能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数(P<0.05),并可减少再灌注后AngII,NF-κB,TNF-α和ET的水平(P<0.01)。 结论: 葛根芩连汤对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AngII的含量,从而抑制缺血区NF-κB的激活,减少TNF-α和ET有关。
2012, 18(24):315-319.
摘要:目的: 探讨决明子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禁食12 h后大鼠1 次性左下腹腔注射55 mg·kg-1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4 mL·kg-1)、卡托普利组(10 mg·kg-1)和决明子低、中、高剂量组(1,5,10 g·kg-1),连续灌胃给药8周。检测空腹血糖、 24 h尿白蛋白量、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脏Smad3和Smad6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 血肌酐、 24 h尿白蛋白量均显著升高 (P<0.05),肌酐清除率显著下降(P<0.05),肾脏组织中TGF-β1和CTGF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 (P<0.05),Smad3蛋白表达亦显著升高(P<0.05),而Smad6蛋白表达则显著下降(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决明子治疗组中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改善 (P<0.05),肾脏病理学变化也明显减轻。 结论: 决明子可显著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组织中TGF-β1,CTGF和Smad3,并促进Smad6的表达有关。
杨成梁 , 邱荣良 , 叶柯 , 刘新菊 , 毛荣虎 , 葛红
2012, 18(24):320-323.
摘要: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预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 方法: 将本院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测证实且需进行放疗的NSCLC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于放疗第1天起静滴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41例给予单纯放疗。比较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凝血功能、KP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期间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放疗2周及放疗结束时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凝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但治疗组恶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放疗2周及放疗结束时KPS评分较放疗前略有下降,而放疗结束后6个月显著升高,且放疗结束时及结束后6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早期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拮抗内毒素、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良性调节抗凝及凝血功能及提高KPS评分作用,可有效预防放射性肺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2, 18(24):324-326.
摘要:目的: 对龙凤宝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利维爱,2.5 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龙凤宝片,1.2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者Kupperman评分,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 结果: 治疗后两组Kupperman评分及肾阳虚证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肾阳虚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8.09%,对照组为92.85%,两组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不明显。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龙凤宝片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阳虚证)的临床症状,降低Kupperman评分,升高血清E2水平,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2012, 18(24):327-330.
摘要:目的: 探讨清脑降压片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156例高血压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Ⅰ级高血压仅采用清脑降压片治疗,Ⅱ级高血压原有治疗不变加用清脑降压片,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均口服,4~6片/次,3次/d。疗程4周。观察两组血压、肝阳上亢证,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 结果: 清脑降压片能明显降低Ⅰ级、Ⅱ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P<0.01);清脑降压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阳上亢证证候积分,其疾病有效率和证候有效率分别达84.81%,89.87%(P<0.01);清脑降压片能升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调节NO/ET-1比值(P<0.01)。 结论: 清脑降压片对Ⅰ,Ⅱ级高血压患者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O/ET-1来实现的。
2012, 18(24):330-333.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 方法: 76例CHB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派罗欣180 μg/次,1次/周,sc,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中医证候加用十味溪黄草颗粒或人参健脾丸。疗程均为48周。观测两组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HBV-DNA定量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结果: 疗后24,48周观察组血清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疗后12,24,48周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疗后24,48周观察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疗后48周观察组肝功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HB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2012, 18(24):334-336.
摘要:目的: 探讨根据病机拆分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由归脾汤拆分而成的"寤方"和"寐方",分别于晨起和睡前服用,对照组服用归脾汤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失眠症疗效以及反映睡眠质量和日间觉醒状态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改良困倦量表(mESS)等疗效指标。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失眠症疗效类似,但试验组能更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其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根据失眠病机合理拆分方剂较单纯辨证论治指导下的成方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2012, 18(24):337-339.
摘要:目的: 观察活血补肾中药方联合低剂量美金刚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活血补肾中药方联合低剂量美金刚治疗,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分别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认知功能。 结果: 治疗前患者MMSE评分为(24.84±3.21)分,MoCA评分为(23.76±3.00)分,均低于正常参考值(26分)。随治疗延续,MMSE与MoCA量表评分逐渐增加,治疗1个月时分别为(27.28±4.57和26.47±3.43)分,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29.78±4.44和28.89±3.37)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随治疗延续,显效率逐渐升高,治疗3个月显效率为21.25%,高于治疗1个月的15.0%(P<0.05);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86.25%,治疗1个月总有效率83.75%,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别。 结论: 活血补肾中药方联合低剂量美金刚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12, 18(24):340-342.
摘要:目的: 王晓峰教授继承著名心脑血管病专家沈宝藩教授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多年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依据扶正祛邪的原则组方芪红散治疗心衰经验阐述。 方法: 根据心衰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是心气(阳)虚,标实是血瘀、痰饮的原理组方芪红散。芪红散具有益气活血,温阳化痰利水功效,用于治疗心气(阳)亏虚,血瘀痰饮型心衰患者。 结果: 芪红散中益气活血药物能增加冠脉血流量,调整心肌代谢,降低氧耗,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使患者左室功能得到改善,活血化瘀药多具有扩血管作用,同时还有改善血液流变特性;利水渗湿药则类似西药利尿剂等。 结论: 芪红散具有不同程度降低基础心率、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作用,能提高病人实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在心衰患者的体能恢复中显示出明显优势,是改善心衰症状的有效药物。
2012, 18(24):343-346.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补肾活血通络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PD患者120例,其中治疗组(中药+西药组)60例,对照组(西药组)60例,疗程3个月。各组由神经内科医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 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DQ)进行评分,分别记录精神、行为和情绪(UPDRS-I)、日常生活活动(UPDRS-Ⅱ)、运动功能检查(UPDRS-Ⅲ)、运动并发症(UPDRS-Ⅳ)、生活满意度(LSIB)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DQ),评价治疗的有效率、运动功能的改善等情况。 结果: 建立了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综合治疗方案。经该方案治疗后1,2,3个月,治疗组UPDRS-I,UPDRS-Ⅱ,UPDRS-Ⅲ,UPDRS-Ⅳ,LSIB和PDQ评定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补肾活血通络胶囊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降低帕金森病致残率,促进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提高生存质量,使其身心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与西药联合应用在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用西药。
2012, 18(24):347-349.
摘要:目的: 观察止痛润肠浓煎饮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混合痔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1)术后口服止痛润肠浓煎饮,对照组(n=37)术后口服麻仁软胶囊,分别观察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3~4,6~7,9~10 d时间段大便性状评分及排便时疼痛评分。 结果: 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首次、3~4 d大便性状及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7 d时亦有差异(P<0.05),至9~10 d两者差异不显著。 结论: 止痛润肠浓煎饮具有促进排便、软化大便、减轻疼痛的作用,且不易引起腹泻;应用止痛润肠浓煎饮是防治混合痔患者术后便秘的有效方法。
2012, 18(24):350-352.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院住院的7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西医即口服卡托普利(25 mg/次,2次/d)和胰激肽原酶(240 U/次,3次/d)对症治疗37例为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复方中药34例作为研究组。两组持续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测定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均较明显,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各指标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2, 18(24):353-355.
摘要:目的: 探讨内服中药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6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PLDD治疗,并于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术后开始服用自拟中药,疗程8周。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疼痛情况,采用日本腰背痛手术评分(JOA)评价疗效。 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1周及术后2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2, 18(24):355-357.
摘要:目的: 观察天智颗粒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轻、中度V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天智颗粒(5 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1.2 g/次,3次/d),疗程为3个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51.9%,对照组总有效率50.0%,两组无显著差异。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73.07%,对照组38.00%,两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方面,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在改善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方面,天智颗粒与吡拉西坦片疗效相当,但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方面,天智颗粒明显优于吡拉西坦片,疗效好,使用安全。
2012, 18(24):358-359.
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盐酸贝那普利及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中药生地黄12 g,黄芪30 g,苍术12 g,玄参12 g,丹参15 g,葛根12 g,川芎12 g,当归12 g,麦冬12 g,山药15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服。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盐酸贝那普利自2.5 mg逐渐增至能耐受的最大剂量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中药治疗DN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盐酸贝那普利。
2012, 18(24):360-362.
摘要:目的: 介绍著名中医心血管专家黄永胜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 方法: 作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采用临症跟师学习方式,将黄永胜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归纳。 结果与结论: 更年期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痰毒内生,毒(燥)伤血络,根据本病病机确立以补肝肾,祛浊邪为主的标本兼顾,求因治本的中医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2012, 18(24):363-364.
摘要:目的: 观察济生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每疗程后临床症状、残余尿量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1,2,3,4周末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同一时间点残余尿量减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有良好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12, 18(24):365-367.
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胸膜粘连术后发生多房性胸腔积液的影响。 方法: 60例患者按治疗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采取B超引导下胸腔穿刺合局部中药煎剂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4周,计算胸水量,胸腔穿刺次数,卡氏评分变化。 结果: 治疗组胸水生成速度(总抽液量)、抽液次数少于对照组 ,生存质量有较大提高(P<0.01)。 结论: B超引导下多房多次穿刺配合益气扶正抗癌、活血散结利水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胸水吸收明显。
2012, 18(24):368-371.
摘要:对紫草近5年来临床应用方面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介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以紫草为主题词检索CNKI和维普等数据库,选取其中代表性文献30篇,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紫草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压疮、新生儿红臀、皮肤溃疡、皮肤瘙痒、皮炎等常见皮肤病,常用于烧烫伤、静脉炎、异位妊娠、宫颈糜烂、胎盘植入、肛肠病术后、药物流产、甲床缺损以及慢性肾炎等治疗。目前紫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临床多以紫草油或紫草膏剂型使用,剂型单一,希望能为今后紫草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2012, 18(24):371-374.
摘要:对制备冻干脂质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和分析。以冻干脂质体为主题词,在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中收集冻干脂质体制备方面的文献,根据其相关性引用了35篇文献,对冻干脂质体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显示冻干脂质体制备过程中冻干保护剂及用量、预冻方式及速度、冻干真空度、干燥时间、水化介质等因素影响冻干脂质体质量。综上制备冻干脂质体过程中必须考虑好各种因素才能制备出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粒径变化小的药物脂质体。应用冻干技术可防止药物氧化、延长药物脂质体保质期,为脂质体药物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84076882
E-mail:syfjx_2010@188.com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