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1(11):1-6.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01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浸膏粉的等温吸湿规律和吸湿热,考察浸膏粉在吸湿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和能量变化. 方法: 选择大黄、当归、黄芪、菊花的浸膏粉为模型药,运用静态法获取4种浸膏粉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湿数据,利用6种吸湿模型(GAB,BET,Henderson,Smith,Oswin,Halsey)进行拟合,通过非线性二次回归分析法对拟合的模型进行评价,使用G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等温吸湿热.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浸膏粉中多糖和寡糖含量作为分析吸湿规律的物质基础. 结果: 在6种吸附模型中,GAB模型拟合度最高(R2≥ 0.999 4),且单分子层含水量随浸膏粉中寡糖含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温度下,水分活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平衡含水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当活度达到一定值时,有1个交叉点,出现了平衡含水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反常现象,4种浸膏粉的交叉点对应水分活度分别0.75,0.65,0.68,0.62.各浸膏粉的吸湿热与水分含量关系密切且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结论: 等温吸湿规律和吸湿热研究量化了中药浸膏粉对环境中水蒸气吸附能力的大小,还能描述吸湿过程中粉末的物理状态,较采用临界相对湿度研究浸膏粉的吸湿性更具创新性,为中药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防潮问题提供参考.
刘聪燕 , 黄萌萌 , 周静 , 陈彦 , 瞿鼎 , 马益华
2015, 21(11):7-1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07
摘要: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薏苡仁的药效成分含量及其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阐明药效组分含量与药效的相关性,确定薏苡仁的最优产地. 方法: 采用HPLC-ELSD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个产地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和总甘油三酯的含量,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薏苡仁提取液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SPC-A-1的抑制率. 结果: 河北、辽宁、福建、贵州、山东产地的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质量分数分别为0.91%,1.14%,0.82%,0.77%,1.09%,总甘油三酯质量分数分别为14.83,10.88,7.85,5.26,7.71 mg·g-1.对A54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3,2.77,3.15,3.24,3.08 g·L-1,对SPC-A-1的IC50依次为1.64,2.15,2.63,3.01,2.99 g·L-1. 结论: 5个产地薏苡仁中指标成分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河北产样品中总甘油三酯含量最高,抗肺癌活性最强,提示抗肺癌药效与总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
徐雪林 , 易红 , 赵洁 , 谢小珂 , 王智民 , 张启伟 , 刘晓谦 , 高慧敏
2015, 21(11):11-15.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11
摘要:目的: 分析灯盏乙素乙酯(scutellarin ethyl ester,DZY-02)在大鼠小肠各肠段的吸收机制. 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HPLC测定肠灌流液中DZY-02含量,考察3个剂量组DZY-02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情况,分析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抑制剂对DZY-02吸收的影响. 结果: DZY-02在低、中、高质量浓度下,各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均无显著性差异, Peff均>0.2×10-4 cm·s-1.在相同质量浓度下,DZY-02在不同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gp和BCRP抑制剂均对DZY-02吸收无影响. 结论: DZY-02在大鼠肠道内为高渗透性药物,在小肠内均有吸收,且无特定的吸收窗.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DZY-02在大鼠肠道内吸收无高浓度饱和抑制现象,推断DZY-02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DZY-02不是P-gp和BCRP蛋白的底物.
2015, 21(11):16-19.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16
摘要:目的: 研究天山花楸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大鼠肠道的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 方法: 运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测定灌流液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检测波长360 n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利用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分析天山花楸叶总黄酮提取物的吸收动力学特征. 结果: 天山花楸叶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不同化合物在整个肠段的吸收程度存在差异,同一化合物在整个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6种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20~80 mg·L-1时, Ka和 Papp无显著性差异,药物吸收不受质量浓度的影响. 结论: 天山花楸叶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6种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易于吸收.
朱明岩 , 凌娅 , 范庆龙 , 时云龙 , 金子翔 , 萧伟
2015, 21(11):20-23.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20
摘要:目的: 以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为研究对象,比较3种膜组件对热毒宁注射液膜过滤的适用性. 方法: 选取中空纤维、板式、卷式3种膜组件进行超滤,以膜通量、超滤前后指标性成分(栀子苷、绿原酸)转移率、指纹图谱相似度、固含物减少率、蛋白质、药液色泽、草酸盐、树脂为评价指标,比较3种膜组件对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的膜过滤效果. 结果: 3种膜组件对同一药液体系适用性存在差异,板式膜组件膜通量最大,中空纤维膜组件膜通量最小.中空纤维、板式、卷式膜组件的栀子苷透过率分别为87.53%,91.76%,89.41%,绿原酸透过率分别为86.46%,91.23%,89.47%,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92,0.995,0.999,固含物减少率分别为21.35%,18.64%,17.53%,药液色泽由超滤前的8号分别变为3,4,5号. 结论: 中空纤维、板式膜在固含物减少率及提高澄明度方面较卷式膜有优势.3种膜组件均适合热毒宁注射液脱炭液的超滤,其中以板式膜为最佳.
2015, 21(11):24-2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24
摘要:目的: 建立香连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揭示其体外溶出行为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流动相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液(30 :70),检测波长350 nm.通过小杯法检测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在不同溶出介质pH和体积、搅拌桨转速条件下的溶出曲线.运用Origin Pro 8.0软件对溶出曲线进行威布尔分布(Weibull)模型拟合,计算 T50(溶出50%所用时间)和 Td(溶出63.2%所需时间)等溶出度参数. 结果: 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溶出曲线均可采用Weibull方程成功拟合.2种成分在pH 1.0介质中溶出快而完全,且随pH升高,溶出减慢且溶出率降低,当pH 6.8,7.8时,2种成分的累积溶出率均<50%.随搅拌桨转速增加,2种成分的 T50和 Td均略有降低;溶出介质体积在100~250 mL时,2种成分的 T50和 Td均无明显差异.在相同溶出条件下,盐酸巴马汀的 T50和 Td均小于盐酸小檗碱. 结论: 溶出介质pH对香连丸中生物碱类成分溶出有显著影响,搅拌桨转速对溶出速率有一定影响,介质体积则无明显影响.盐酸巴马汀的溶出略快于盐酸小檗碱.
2015, 21(11):28-3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28
摘要: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方药配伍对延胡索乙素经皮吸收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Franz扩散池和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试验,利用HPLC测定体外透皮接收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1%甲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8 mL·min-1.计算不同方药配伍的“冬病夏治”贴膏中延胡索乙素的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 结果: 不同方药配伍的“冬病夏治”贴膏中延胡索乙素体外透皮行为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全方组的透皮速率(1.04 μg·cm-2·h-1)和24 h累积渗透量(29.54 μg·cm-2)均大于单味药,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全方组与缺甘遂和缺细辛组相比,延胡索乙素的体外渗透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缺白芥子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冬病夏治”方药配伍对延胡索乙素的经皮渗透特性有一定影响,方中白芥子能促进延胡索乙素的经皮吸收.
2015, 21(11):32-35.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32
摘要:目的: 优化荆防止痒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HPLC测定胡薄荷酮的含量,流动相甲醇-水(80 :20),检测波长252 nm.以挥发油提取量和挥发油中胡薄荷酮含量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及液料比对荆防止痒颗粒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6.5 h,料液比9 mL·g-1.挥发油提取量0.69 mL,胡薄荷酮质量浓度38.17 g·L-1,与预测值的偏差较小.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有效保留荆防止痒颗粒中挥发性成分.
温锦青 , 黄玉梅 , 麦敏芯 , 高明 , 陈康 , 叶志龙 , 蒋丽芸
2015, 21(11):36-38.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36
摘要:目的: 优选鹿茸岭南特色饮片(极薄片)新型常温干燥法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干燥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检测波长567 nm.以性状外观、醇溶性浸出物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及物料密度对鹿茸极薄片干燥工艺的影响,并与米藏干燥法进行比较. 结果: 最佳新型常温干燥工艺为35 ℃干燥4 h,物料密度9 g.该工艺与传统干燥工艺相比更简便、能耗更低、干燥速率更高,醇溶性浸出物和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9.50%,1.16%. 结论: 新型常温干燥法高效节能、便利可行,可作为鹿茸极薄片较为理想的干燥方法.
2015, 21(11):39-4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39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采收期栀子中有机酸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探讨该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内的动态变化. 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0.05%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40 ℃.运用相似度评价法对各样品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结果: 以建立的栀子对照指纹图谱为基准,分别对不同采收期的样品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计算样品相似度为青栀子0.94~1.00,黄栀子0.81~0.92,红栀子0.53~0.74. 结论: 栀子中各有机酸类成分随采收期不同而各异,不同生长期内采集的样品中该类成分的积累具有一定规律.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为栀子药材质量控制及实现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参考.
2015, 21(11):42-45.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42
摘要:目的: 建立 α-细辛脑原位凝胶含量测定和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HPLC法, SHIM-PACK VP-ODS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58 nm,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作为释放液. 结果: 含量测定中 α-细辛脑在10.4~104 mg·L-1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100.6%,RSD 2.2%.体外释放度试验中 α-细辛脑在2.06~82.4 mg·L-1线性较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5.83%,RSD 2.5%. 结论: 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专属性好、准确和可靠的特点,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林丽珍 , 顾利红 , 陈娟 , 马鸿雁 , 张戴英 , 刘飞 , 李书渊
2015, 21(11):46-49.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46
摘要: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建立鸡蛋花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图谱,测定芳樟醇、香叶醇和橙花叔醇的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GC测定20批鸡蛋花和3批红鸡蛋花中指标成分含量,建立鸡蛋花中挥发性成分的GC特征图谱,考察鸡蛋花和红鸡蛋花特征图谱的差异性. 结果: 鸡蛋花特征图谱中指定了11个共有色谱峰,3批红鸡蛋花与鸡蛋花的对照图谱明显不同,23批样品聚分为2类,其中红鸡蛋花为一类.20批鸡蛋花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 结论: 建立的鸡蛋花挥发性成分特征图谱特征性强,方法快速简便,能够表征鸡蛋花药材的内在信息,结合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可用于鸡蛋花中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2015, 21(11):50-54.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50
摘要:目的: 考察薄荷-荆芥穗配伍前后挥发油成分的变化,为薄荷-荆芥穗药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薄荷-荆芥穗药对、薄荷和荆芥穗单味药材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方法对二者配伍前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薄荷挥发油中确定了40个化合物,其中21个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测到;荆芥穗挥发油中检测确定了27个化合物,其中6个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测到;药对挥发油中确定了35个化合物,其中有5个新成分在单味药材挥发油中未检测到. 结论: 薄荷-荆芥穗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组成及相对含量较单味药材均有一定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煎煮过程中发生了某些物理或化学的变化.配伍后化合物组群的相应药效学还值得深入研究.
赖青海 , 王琳琳 , 石垚 , 余河水 , 李薇 , 曹满 , 宋新波
2015, 21(11):55-6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55
摘要:目的: 采用改良的QuEChERS法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人参提取物中25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方法: 样品以乙腈提取,经氯化钠、无水硫酸镁盐析后,上清液加入乙二胺-N-丙基硅烷和石墨炭黑分散固相萃取剂进行净化,并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异狄氏醛, p, p'-滴滴涕和甲氧滴滴涕在人参提取物中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基质效应(ME >130%),而对硫磷则呈显著的基质效应(ME >150%),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校正后,25种农药在0.01~1 m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 >0.995 4,3个添加水平(0.1,0.5,1.0 μg·g-1)的平均回收率在81.8%~110.7%,RSD均 <15%,定量限(LOQ)在3~48 μg·kg-1. 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基质效应,并具有良好的准确度、重复性和灵敏度,适合于人参提取物中多农药残留的测定.
张雯雯 , 刘绍光 , 丛晓东 , 蔡宝昌 , 钱建华 , 方小民 , 彭美仙
2015, 21(11):61-64.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61
摘要:目的: 建立五加皮酒提取液中特征性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HPLC测定样品中甘草酸、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各含量与近红外光谱(NIRS)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预测. 结果: 校正模型对甘草酸、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023 9,0.021 8,0.012 6,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8 0,0.978 7,0.975 7,经外部验证,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23 7,0.018 8,0.010 7. 结论: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能满足五加皮酒提取液中特征性成分快速测定的要求.
2015, 21(11):65-68.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65
摘要:目的: 建立黄精多糖柱前衍生HPLC指纹图谱. 方法: 以三氟乙酸(TFA)水解黄精多糖,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HPLC测定单糖的衍生物.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0.1 mol·L-1磷酸缓冲液(pH 6.7)-乙腈(84.5 :15.5),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 ℃,流速0.8 mL·min-1. 结果: 黄精多糖柱前衍生指纹图谱标示出10个共有峰,鉴别了7个共有峰(D-甘露糖, D-半乳糖醛酸, L-鼠李糖, D-半乳糖, D-葡萄糖, D-木糖, D-阿拉伯糖).10批黄精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 >0.99. 结论: 该方法简便,分离度高,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可有效控制黄精多糖的质量.
许俊洁 , 卢金清 , 万丽娟 , 林杰 , 屠寒 , 黎强
2015, 21(11):69-7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69
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调元散中的挥发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自闭症及相关症状的药效物质基础. 方法: 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水蒸气蒸馏法(SD)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复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HS-SPME-GC-MS法对煎煮前后复方调元散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SD提取的复方挥发油中共检测出48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28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5.44%;HS-SPME从煎煮前复方粉末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22种,鉴定出73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5.56%,从煎煮后复方浸膏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50种,鉴定出2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3.49%.3次不同试验共鉴定出复方挥发性成分97种,含量最高的为 α-细辛脑. 结论: 该研究为复方调元散的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了方法学基础,同时也为其治疗自闭症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吴红华 , 王忠平 , 南国 , 陈应鹏 , 卢成淑 , 朱彦
2015, 21(11):73-76.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73
摘要:目的: 对稳心颗粒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明确其主成分及相对含量. 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稳心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及快速分析,检索NIST08.L质谱库(匹配度 ≥80%),并结合文献报道鉴定了其中的化学成分. 结果: 从稳心颗粒挥发性成分中共鉴定出52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7.39%,其中匙叶桉油烯醇、异丁香烯、氧化丁香烯、香橙烯等8个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与文献报道的甘松挥发油主成分基本一致. 结论: 通过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稳心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打下实验基础.
彭亮 , 李诒光 , 陈杰 , 饶毅 , 魏惠珍 , 眭荣春 , 袁桂平
2015, 21(11):77-79.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77
摘要: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猴耳环叶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Odys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5 μL. 结果: 没食子酸在0.060 2~1.806 μg线性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27%,RSD 1.4%;槲皮素在0.016 9~0.507 6 μg线性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29%,RSD 1.3%. 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猴耳环药材2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测定,可为猴耳环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015, 21(11):80-84.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80
摘要:目的: 建立毛鸡骨草总黄酮含量的专属性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三乙胺显色剂及其不同含水乙醇溶液对黄酮类成分光谱吸收变化影响. 结果: 不同黄酮类显色后光谱吸收峰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三乙胺法适应于芹菜素黄酮类含量测定,且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对其吸收光谱具有显著影响,当加入50%乙醇显色后光谱吸收值稳定在400 nm,经方法学考察,芹菜素-6-C-葡萄糖-8-C-葡萄糖苷对照品在0.507~101.4 mg·L-1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1%,RSD 2.1%. 结论: 毛鸡骨草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可采用三乙胺-50%乙醇显色法,该方法对于芹菜素母核黄酮类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准确性,操作简单易行.
2015, 21(11):85-88.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85
摘要:目的: 考察补骨脂中苯并呋喃苷类化合物(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在大鼠血浆的移行特征. 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苯并呋喃苷部位提取物,采用HPLC-UV测定大鼠血浆中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的含量,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6 nm,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运用SPSS 11.0软件分析. 结果: 补骨脂苷和异补骨脂苷在15 min后在血液中可检测到,于1.5 h均达峰浓度,苯并呋喃苷类成分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在大鼠体内能转化为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结论: 苯并呋喃苷类成分血浆HPLC特征性及专属性好,适用于该部位血浆移行成分的分析,为补骨脂相关制剂的临床前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2015, 21(11):89-9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89
摘要:目的: 考察软坚散结方剂对5-氟尿嘧啶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大鼠单独注射5-氟尿嘧啶或联合灌胃给予软坚散结方剂,利用10%高氯酸溶液提取血浆中5-氟尿嘧啶,采用HPLC测定5-氟尿嘧啶含量,流动相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运用WinNonlin 5.2.1软件以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在软坚散结方剂的干预下,5-氟尿嘧啶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显著缩短,联用组和单用组分别为(0.381±0.075),(0.514±0.122) h;表观分布容积显著减少,2组分别为(5.915±1.196),(11.307±5.393) mL;2组的其他参数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结论: 软坚散结方剂能促进大鼠体内5-氟尿嘧啶的吸收,抑制后者由血液向组织中分布.
陈聪 , 张翔 , 喻嵘 , 曾婧 , 罗文娟 , 唐元 , 米婷 , 成细华
2015, 21(11):93-9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93
摘要:目的: 探讨左归降糖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骨骼肌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缺失转基因鼠(MKR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MKR鼠60只,按性别、空腹血糖、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左归降糖益肾方组(28.8 g·kg-1),阳性药物组(格列喹酮0.003 9 g·kg-1与盐酸贝那普利0.001 3 g·kg-1),每组15只,同龄C57鼠10只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与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高脂喂养联合单侧肾切除造成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造模后8周 ig给予相应药物8周,留取尿标本,心脏采血处死各组小鼠.电化学法检测空腹血糖(FBG),常规生化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 ELISA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取新鲜肾组织, 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及CTGF mRNA的表达水平;其余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24 h,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BG,SCr,BUN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比较,左归降糖益肾方能明显降低DN小鼠FBG,降低SCr,BUN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P <0.01);下调TGF-β1 mRNA及CTGF mRNA的表达水平(P <0.05, P <0.01),疗效等同于阳性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肾小球体积缩小,肾小球萎缩,球囊腔增宽,球囊腔壁层细胞增多且异形化,左归降糖益肾方能明显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 结论: 左归降糖益肾方可以通过下调TGF-β1 mRNA及CTGF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张林 , 王俊岩 , 陈文娜 , 贾连群 , 李环宇 , 曹灵修 , 熊仁青
2015, 21(11):98-10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098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方对尾部悬吊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吊组、补肾健脾方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头低位-30度尾部悬吊连续21 d模拟失重,后3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分别按剂量11.4,5.7,2.8 g·kg-1·d-1给予补肾健脾方 ig 21 d,其余各组大鼠 ig 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成脂分化诱导,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滴形成情况,Real Time PCR法和Western bolt法分别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在成脂诱导分化的第7,14,21天分别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 结果: 较正常组,悬吊组大鼠BMSCs经成脂诱导后7,14,21 d TG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1),成脂诱导21 d成脂能力,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 <0.01);较悬吊组,补肾健脾高、中、低剂量组大鼠BMSCs经成脂诱导7,14,21 d后TG含量降低(P <0.01, P <0.05),经成脂诱导21 d后成脂能力均明显减弱(P <0.01),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 <0.01, P <0.05);较补肾健脾中剂量组,补肾健脾高剂量组大鼠BMSCs经成脂诱导14,21 d后TG含量降低(P <0.05),经成脂诱导21 d后补肾健脾高剂量组成脂能力均减弱(P <0.05),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P <0.05, P <0.01),补肾健脾低剂量组PPARγ蛋白表达增多(P <0.05). 结论: 补肾健脾方具有抑制尾部悬吊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以补肾健脾方高剂量作用为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PARγ表达有关.
魏妍妍 , 刘丹丹 , 戎文娟 , 熊怀亮 , 朱金华 , 万红娇
2015, 21(11):103-106.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03
摘要:目的: 研究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鼠大脑蛋白激酶C(PKC),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及磷酸化连接蛋白Cx43(P-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72只清洁级 SD 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正常组(A,生理盐水20 mL·kg-1),模型组(B,生理盐水20 mL·kg-1),氯氮平组(C,20 mg·kg-1),温胆汤高剂量组(D,40 g·kg-1),温胆汤中剂量组(E,20 g·kg-1),温胆汤低剂量组(F,10 g·kg-1).A,B组 ig生理盐水;C组 ig氯氮平;D,E,F组分别 ig温胆汤,1次/d,21 d后,B,C,D,E,F组一次性 ip 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 0.6 mg·kg-1,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行为学观察3 d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KC,p38 MAPK及P-Cx43蛋白的含量.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刻板行为;海马组织PKC,p38 MAPK及P-Cx43含量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各组及氯氮平组均不同程度改善了模型鼠的一般状况;明显降低海马组织PKC,p38 MAPK及P-Cx43的含量(P< 0.05).Cx43的磷酸化程度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模型组磷酸化水平最高. 结论: 温胆汤可明显降低PKC,p38 MAPK及P-Cx43蛋白的浓度,进而调节缝隙连接通讯(GJIC)的功能.
候深东 , 王晓波 , 顾丽霞 , 张健 , 王静 , 曲有乐
2015, 21(11):107-11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07
摘要:目的: 以抑郁症小鼠为模型,观察加味龙牡宁神汤对抑郁症小鼠的影响. 方法: 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氟西汀组(25 mg·kg-1)、加味龙牡宁神汤4,8,16 g·kg-1组,每组均按0.02 mL·g-1体重给小鼠 ig,其中正常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通过检测小鼠体重、行为变化,观察加味龙牡宁神汤对小鼠急性应激的影响;另取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利血平模型组、氟西汀组(25 mg·kg-1)、加味龙牡宁神汤4,8,16 g·kg-1组,其中正常组、利血平模型组 ig等量生理盐水,每日 ig 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观察小鼠眼睑不能、出圈个数、体温,采集小鼠血清和全脑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5-羟色胺(5-HT)含量,观察加味龙牡宁神汤对抑郁症小鼠的影响. 结果: 加味龙牡宁神汤对急性应激反应的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加味龙牡宁神汤能明显缩短小鼠游泳和悬尾累积不动时间(P <0.05, P <0.01);加味龙牡宁神汤对抑郁症小鼠的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龙牡宁神汤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L-2水平,明显拮抗利血平导致的小鼠体温下降、眼睑下垂及活动不能状态和利血平引起的5-HT含量下降(P <0.05, P <0.01). 结论: 加味龙牡宁神汤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5-HT含量和降低IL-2水平有关.
郭雄 , 李妙龄 , 刘兴隆 , 贾波 , 石含秀 , 沈涛 , 彭腾 , 姜岑
2015, 21(11):111-115.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11
摘要:目的: 研究附子含药血清对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探讨附子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方法: 附子水煎后水浴浓缩成1 :1,给予大鼠灌胃,每次15.6 g·kg-1,7 d后制备含药血清;细胞密度20个/mL,药物血清体积分数为10%.作用时间:从加药物血清20 min后开始记录,到1 h逐渐结束,各组样本数均为8;采用急性酶解法获得大鼠的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观察附子含药血清对单个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t)幅度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 10%空白血清组和10%附子含药血清组给药后的平均峰电流密度和平均激活率分别为:(-3.59±1.06) pA/pF(单位细胞膜面积的电流大小),12.87%(n=8, P <0.05)和(-4.01±0.88) pA/pF,51.17%(n=8, P <0.01);附子含药血清激活曲线用药前和用药后的 V1/2和 K(稳态半数激活电压和斜率因子)分别为(-12.66±0.44) mV和(5.70±0.35),(-14.71±0.88) mV和(5.68±0.72),(P <0.05, n=8);附子含药血清失活曲线用药前和用药后的 V1/2和 K分别为(-28.10±0.20) mV和(6.31±0.18),(-37.55±0.11) mV和(5.94±0.09),(P <0.05, n=8);附子含药血清恢复曲线用药前和用药后的 τ为(171.01±11.13)ms和(160.15±4.97)ms(n=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子含药血清可增加L型钙通道电流密度、激活曲线左移,失活曲线右移,对恢复曲线没有影响. 结论: 附子含药血清能增加心室肌细胞钙通道电流.
黄小理 , 邹小琴 , 杨玉芳 , 李萌 , 程道海 , 王希斌
2015, 21(11):116-12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16
摘要:目的: 研究广西地桃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抗菌作用. 方法: 108只KM小鼠随机分成9组,正常组,模型组,地桃花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g·kg-1),头孢唑林组(0.5 g·kg-1),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水提物20 g·kg-1,头孢唑林钠0.5 g·kg-1),左氧氟沙星组(0.09 g·kg-1),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地桃花水提物20 g·kg-1,左氧氟沙星0.09 g·kg-1),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滴鼻法建立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模型,小鼠在接种菌液24 h后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4 d,头孢唑林针剂 im给药,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片剂 ig给药,每日1次;地桃花水提物 ig给药,每日2次;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肺组织菌落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NEU),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含量,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细菌性肺炎模型小鼠的抗菌作用.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地桃花水提物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7.212±0.578),(6.210±0.570)×108 CFU·g-1,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小鼠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3.928±0.165),(2.042±0.076)×108 CFU·g-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而且地桃花+头孢唑林组肺组织菌落数显著低于头孢唑林组(P <0.01);左氧氟沙星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肺组织菌落数分别为(5.375±0.837),(4.880±0.233)×108 CFU·g-1,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而且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菌落数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 <0.01).地桃花水提物中、高剂量组,以及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均可减少支气管炎性渗出物和肺泡炎性细胞浸润,促进肺泡结构恢复正常.地桃花水提物高剂量组,以及地桃花+头孢唑林组、地桃花+左氧氟沙星组均可减少小鼠血液WBC,NEU%,NEU和血清IgG,IgM水平(P <0.05, P <0.01). 结论: 地桃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体内抗菌作用.地桃花分别与头孢唑林钠、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不同程度的联合抗菌作用.
岳海英 , 胡凯 , 蒋健 , 陈玉华 , 刘文其 , 王仁生
2015, 21(11):121-126.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21
摘要:目的: 探讨肿节风对60COγ射线照射后在小型猪放射性肺损伤中的防护作用和机制. 方法: 60头雄性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组、照射组和肿节风组,在麻醉条件下对动物行右胸单次15 Gy的照射,正常组不予照射.肿节风组于放疗前1周开始经口腔给予肿节风配方颗粒溶液(30 mg·kg-1),正常组和单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直至实验结束.在照射后4,8,12,24周,从3个组中分别随机取5头小型猪采集右肺组织,行羟脯氨酸测定检测肺组织中胶原含量;免疫印迹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和MMP-9的酶活性. 结果: 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照射组中羟脯氨酸含量,TGF-β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MMP-2,MMP-9的酶活性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 <0.05);与照射组比较,肿节风组的羟脯氨酸含量,TGF-β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MMP-2,MMP-9的酶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肿节风可通过降低TGF-β1,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和后者的酶活性,减缓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展,从而发挥放射防护作用.
王悦尧 , 王永辉 , 许凯霞 , 柴智 , 高丽 , 周然
2015, 21(11):127-13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27
摘要:目的: 探讨左归丸对妊娠糖尿病大鼠胎盘组织11 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 β-HSD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育龄雌性SD大鼠受孕后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C)、妊娠糖尿组(GDM)、胰岛素干预组(INS)、左归丸干预组(ZGW)、左归丸联合胰岛素干预组(F),每组10只;受孕当日GDM组和3个干预组按45 mg·kg-1 ip链脲佐菌素(STZ)复制妊娠糖尿病模型.并于孕4 d开始给药干预(左归丸10 g·kg-1 ig,胰岛素20 U·kg-1 ih).孕19 d断头取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皮质酮、胰岛素;采用RT-qPCR技术检测胎盘11 β-HSD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GDM组血糖水平、血清胰岛素浓度、皮质酮水平、胎盘11 β-HSD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妊娠糖尿组比较,左归丸干预组血糖水平、血清胰岛素浓度、皮质酮水平、胎盘11 β-HSD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 P <0.01),但仍高于正常妊娠组,联合组治疗效果优于左归丸组. 结论: 左归丸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胎盘部位有11 β-HSD1基因的表达,妊娠糖尿病病理状态可影响11 β-HSD1基因在胎盘的表达水平,左归丸有下调11 β-HSD1基因表达水平的作用,推测可能是其改善G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2015, 21(11):131-135.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31
摘要:目的: 通过康脑液干预观察其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康脑液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及康脑液高、中、低剂量(28.6,14.3,7.15 g·kg-1·d-1)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后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1,6,12,24,72,168 h后,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组织BDNF,MMP-9,ERK1/2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I/R组比较,康脑液高、中剂量组各时间点的BDNF及ERK1/2表达量明显上调(P <0.05),而MMP-9表达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 <0.05);再灌注24 h梗死灶体积康脑液高,中剂量组较I/R组明显减小(P <0.05). 结论: 康脑液可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中BDNF的表达,激活ERK1/2信号通路,同时抑制脑内MMP-9的表达,发挥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张明磊 , 徐艳明 , 王雪 , 耿放 , 刘国良 , 雷双媛 , 张宁
2015, 21(11):136-14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36
摘要:目的: 研究染料木素对A375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并探讨MAPK信号通路与此作用的相关性. 方法: 以人黑素瘤细胞A375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染料木素作用于A375细胞48 h,另设空白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NaOH裂解法检测黑素量;多巴氧化法检测酪氨酸酶(TYR)活性;RT-PCR法测定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以及MAPK信号通路关键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ERK2,c-Jun氨基末端激酶2(JNK2)mRNA的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染料木素在安全剂量(10-1,10-2,10-3μmol·L-1)下均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黑素合成及TYR活性(P <0.01),1 μmol·L-1染料木素明显下调A375细胞TYR,TRP-2,TRP-1(P <0.05, P <0.01)mRNA表达,以及ERK1,ERK2,JNK2(P <0.05, P <0.01) mRNA表达. 结论: 染料木素可通过抑制TYR活性和/或下调TYR,TRP-1及TRP-2 mRNA表达,抑制A375细胞的黑素合成,此作用与抑制ERK1,ERK2,JNK2的表达有关.
于栋华 , 刘树民 , 董培良 , 王霄阳 , 张宁 , 于纯淼
2015, 21(11):141-145.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41
摘要:目的: 研究山精胶囊对心肌缺血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凋亡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抗细胞凋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促细胞凋亡Bcl-2相关X蛋白基因(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模,4周后进行心电图检测,提示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成功,并筛选分组.山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 ig给药剂量分别为283.5,850.5,1 701.0 mg·kg-1;阳性药心安胶囊 ig给药剂量为324.0 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 ig给予同等剂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每日 ig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以心电图法观察其对大鼠心电图ST段的影响,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Caspase-3,Bax,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T段显著抬高(P <0.05),LDH,CK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 <0.05),心肌组织中的NF-κB,Caspase-3,Bax 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山精胶囊能明显抑制心肌缺血大鼠的ST段抬高,降低血清心肌酶LDH,CK,AST的活性(P <0.05),显著降低NF-κB,Caspase-3,Bax 蛋白表达(P <0.05),提高Bcl-2的蛋白表达(P <0.05). 结论: 山精胶囊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的病理损害,起到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呼日乐巴根 , 佟海英 , 松林 , 陈英松 , 呼和木仁 , 阿古拉
2015, 21(11):146-149.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46
摘要:目的: 观察蒙药肉蔻-5味丸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单胺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6 mg·kg-1)及肉蔻-5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0.4,0.8 g·kg-1),每组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与孤养结合的造模方法复制抑郁模型,造模同时 ig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21 d.以体重变化,矿场试验(open-field test),糖水消耗试验来进行行为学评价,酶联免疫法(ELISA) 检测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 单胺递质的含量. 结果: 给予21 d应激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糖水消耗量、Open-field试验水平活动得分和垂直活动得分及海马5-HT,DA,NE的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 <0.05, P <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和肉蔻-5味丸可不同程度改善其抑郁状态,氟西汀组、肉蔻-5味丸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5-HT,DA,NE的含量显著增加(P <0.05, P <0.01). 结论: 肉蔻-5味丸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提高脑内5-HT,NE,DA单胺递质的含量相关.
2015, 21(11):150-15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50
摘要:目的: 研究鸡矢藤提取物(EPS)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方法: 小鼠尾静脉注射120 mg·kg-1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鸡矢藤低、中、高剂量组(2.5,5,10 g·kg-1),另设10只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14 d,并于药前、药后7,14 d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末次给药后取材,测定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FBG显著升高,而血清和肝组织中SOD 和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鸡矢藤给药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血糖(P< 0.01).经鸡矢藤提取物治疗后,血清和肝组织中的SOD 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有所下降(P< 0.05 ,P< 0.01). 结论: 鸡矢藤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2015, 21(11):153-158.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53
摘要:目的: 探讨附子配伍不同比例人参的减毒作用. 方法: 将原代培养6 d的心肌细胞分为空白(NC)组,不同比例的附子人参(AG)组,空白血清(BS)组.AG组加入含有不同配伍比例的附子人参的载药血清,观察药物对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的自发搏动的影响,检测心肌细胞的细胞活力,测定原代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Bcl-2和Caspases-3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附子-人参按1 :0配伍的载药血清(AG1 :0)组比较,加入附子配伍不同比例人参载药血清后,心肌细胞自发搏动频率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内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NO分泌量和LDH释放率显著降低,Caspases-3活性,Bax蛋白表达和Caspases-3 mRNA表达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和Bcl-2 mRNA表达显著升高,细胞活力在作用2~4 h显著升高,均为显著性差异(P <0.05).AG1:0.5组对心肌细胞以上各项检测指标的影响与BS组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的人参可抑制附子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其中附子-人参配比为1:0.5时,人参可有效地抑制附子的毒性作用.
2015, 21(11):159-163.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59
摘要:目的: 观察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 方法: 门诊纳入115例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给予养血化斑汤治疗,对照组37例给予消银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及中医症状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VEGF的水平. 结果: 养血化斑汤和消银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PASI评分和中医症状(P< 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但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血清TNF-α和VEGF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P< 0.01),养血化斑汤治疗后显著下降,其中TNF-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P< 0.05). 结论: 养血化斑汤对改善斑块型银屑病血燥证PASI评分和中医症状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拮抗TNF-α和VEGF从而抑制炎症及血管增生有关.
2015, 21(11):164-168.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64
摘要:目的: 观察前列安丸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76例肝郁血瘀型CNP患者,采用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治疗组口服前列安丸,每次10 g,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前列康片,每次5片,每日3次.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中医症状积分,前列腺液参数和尿流率的变化. 结果: 两组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60%)(P <0.01);治疗组NIH-CPSI总评分(9.75±3.67)分,中医症状积分(6.15±3.24)分,较对照组(15.83±3.71),(9.36±5.12)分,显著降低(P <0.01);治疗组前列腺液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积分(0.86±0.74),(0.75±0.63)分,较对照组(1.54±0.37),(1.40±0.25)分,显著改善(P <0.01),治疗组最大尿流率(MFR)和平均尿流率(AFR)(22.35±4.26),(12.35±2.24) mL·s-1,较对照组(16.54±2.73),(10.12±2.65) mL·s-1,显著提高(P <0.01). 结论: 前列安丸能够显著降低CNP患者的NIH-CPS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前列腺液参数和尿流率,临床疗效显著.
2015, 21(11):169-173.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69
摘要:目的: 探究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脂、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8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按随机数字均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①研究组血流分级(TIMI)中0级 0例,Ⅰ级0例,Ⅱ级6例,Ⅲ级34例,对照组分别为0,0,5,25例,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经过药物干预术后1个月,两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术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术前上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的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术前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内皮素(ET),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1 d hs-CRP,IL-6,ET,Fg,vWF均较术前有所上升,但组间差异不显著,两组术后1月hs-CRP,IL-6,ET,Fg,vWF较术前和术后1 d均下降,差异显著(P< 0.05),且治疗组术后1月hs-CRP,IL-6,ET,Fg,vWF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在术后1个月内,对照组出现心绞痛4例,心肌梗死1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2.5%,治疗组出现心绞痛2例,心肌梗死0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5.0%,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能控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降低术后心脏事件发生.
2015, 21(11):174-178.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74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降浊汤内服和灌肠对慢性肾脏病4期(CKD 4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100例CKD 4期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降浊汤内服和灌肠.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计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记录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记录终点事件发生率;进行治疗前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SF-36)评价.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2.69%,对照组为64.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Upr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对照组BUN,SCr继续上升(P <0.05, P <0.01),eGFR较治疗前下降(P <0.01);治疗后观察组BUN和eGFR较治疗前下降(P <0.01),SCr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观察组BUN和SCr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在治疗后3,6个月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23.08%低于对照组的43.75%(P <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生命活力(VT)和精神健康(MH)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补肾健脾降浊汤内服和灌肠能保护CKD 4期患者肾功能,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并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015, 21(11):179-18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79
摘要:目的: 观察烫伤I号方内服联合长春烫伤膏外用治疗Ⅱ°烧烫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长春烫伤膏外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烫伤I号方内服.两组疗程:浅Ⅱ°为10 d,深Ⅱ°为28 d.记录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无渗出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热毒证疗效评分. 结果: 治疗后浅Ⅱ°和深Ⅱ°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无渗出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1);经Ridit分析,观察组烧烫伤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热毒证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抗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烫伤I号方内服联合长春烫伤膏外用能促进浅Ⅱ°和深Ⅱ°烧烫伤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综合疗效和热毒症疗效均显著.
胡小军 , 余长江 , 李俊 , 王玉 , 周晶冰 , 程伟
2015, 21(11):182-185.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82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通络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肾精亏虚,痰凝血瘀证的临床分析及对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AD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10 mg·d-1;吡拉西坦片,0.8 g/次,3次/d.中西医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通络汤,每天1剂.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持续治疗.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评价量表(ADAS-cog)评价智能改变情况;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评估精神病理变化;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1,6(IL-1,IL-6)水平.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评价. 结果: 经Ridit分析,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MMSE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中西医结合组上升更为显著(P <0.01);治疗后两组ADAS-cog,ADL和NP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西医结合组ADAS-cog,ADL和NP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中西医结合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1,IL-6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TNF-α,IL-1,IL-6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在多奈哌齐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的基础上,补肾通络汤治疗轻、中度AD(肾精亏虚,痰凝血瘀证)患者能减轻症状,提高患者认识和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来实现的.
2015, 21(11):186-189.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86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益脑方联合左旋多巴胺治疗肝肾不足,痰瘀阻络证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卡比多巴片和司来吉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脑方内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进行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和IL-6水平.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的72.5%(P <0.05);治疗后观察组UPDRSⅠ-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观察组PDQ-39SI,中医证候评分,SAS和SDS均低于对照组(P <0.05, P <0.01);治疗后观察组IL-1 β,IL-6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补肾益脑方联合左旋多巴胺能改善PD(肝肾不足,痰瘀阻络证)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药物副反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2015, 21(11):190-193.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90
摘要:目的: 观察抗毒化浊方对EB病毒(EBV)感染患者,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和早期抗原-IgA抗体(EA-IgA)的作用及对机体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118例EBV抗体阳性患者随机采用数字表法按1:2比例分为对照组37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采用抗毒化浊方安慰剂口服,实验组采用抗毒化浊方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VCA-IgA和EA-IgA水平,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VCA-IgA和EA-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实验组VCA-IgA,EA-IgA阴转率分别为44.15%,41.33%,均高于对照组的19.35%,16.66%(P <0.05);治疗后实验组CD3+,CD4+,CD4+/CD8+和NK水平均比治疗前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实验组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2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抗毒化浊方能降低EBV抗体阳性患者的VCA-IgA,EA-IgA水平,促使VCA-IgA,EA-IgA转阴,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2015, 21(11):194-19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94
摘要: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对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血清补体C3,C4含量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 84例HICH患者随机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行CT引导下行微创碎吸术,术后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防治感染、营养神经、对症等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每次20 mL,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进行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和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SE,血清C3,C4及hs-CRP水平.于治疗前、治疗后7,14 d进行NIHS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和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评分;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估治疗前后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检测治疗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hs-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结果: 经Ridit分析,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NIHSS和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的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观察组NSE,hs-CRP,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银杏达莫注射液用于HICH微创术后患者能改善神经缺损功能,促进患者觉醒,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2015, 21(11):198-20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198
摘要: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药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1978—2014),超星读秀Medalink(1955—2014),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1985—2014),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2014),维普维普期刊数据库(1989—2014),PubMed(1966—2014), EMbase(1984—2014), OVID, Springer Linker(1997—2014), Scince Direct(1998—2014).搜集有关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实验的文献.文献的筛选及评价过程由2名研究员共同完成.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如出现意见分歧,则向循证医学专家咨询最终方案.按照Meta分析方法,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整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做出系统化的评价.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3篇,共纳入1 96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药物较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可降低血压[OR=3.83,95%CI(2.74,5.37), P=0.68],改善更年期症状[OR=3.41,95%CI(22.14,5.42), P=0.7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女性更年期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效果优于西药.
阿肯木江·艾尔肯 , 斯拉甫·艾白 , 发肉克·艾哈买提 , 李治建
2015, 21(11):203-20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203
摘要:目的: 整理分析维吾尔医辨证施治白癜风的证候分类及维吾尔药用药规律. 方法: 采用回顾性整理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新疆5家维吾尔医医院10年内维吾尔医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住院病历,整理分析白癜风的维吾尔医证候分类与治疗原则、方法、方药及其用药情况,挖掘维吾尔医辨证施治白癜风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异常黏液质型白癜风病历362例,其中无味黏液质173 例(47.79%),石灰样黏液质46例(12.71%),酸味黏液质43例(11.88%),甜味黏液质40 例(11.05%),涩味黏液质36 例(9.94%),咸味黏液质24例(6.63%).采用成熟及清除疗法,内服药物疗法,外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结论: 白癜风的维吾尔医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辨证实际,为其维吾尔医辨证施治的规范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2015, 21(11):208-214.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208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使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CNKI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查找有关炎琥宁和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9月;手工检索相关会议文献,文种限中文和英文;由2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 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8个RCT,病例共2 0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与单用炎琥宁相比,炎琥宁联合干扰素的有效率更高[OR=3.72,95%CI(2.26,6.11), P <0.000 01],患者退热时间[MD=-0.74,95%CI(-1.05,-0.44), P <0.000 01],疱疹消退时间[MD=-1.17,95%CI(-1.39,-0.96), P <0.000 01]以及溃疡消退时间[MD=-0.83,95%CI(-0.90,-0.76), P <0.000 01]比单用炎琥宁治疗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炎琥宁联合干扰素与单用干扰素相比,联合用药在总有效率[OR=3.95,95%CI(2.03,7.69), P <0.00 01],退热时间[MD=-0.60,95%CI(-0.76,-0.45), P <0.000 01],疱疹消退时间[MD=-0.98,95%CI(-1.12,-0.84), P <0.000 01]以及溃疡消退时间[MD=-0.94,95%CI(-1.23,-0.65), P <0.000 01]比单用干扰素更具有优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单用炎琥宁和单用干扰素.
2015, 21(11):215-220.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215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3期),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1990年1月—2014年7月,公开发表的以常规治疗为对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9篇RCT,合计1 491份病例.19个试验组间均衡性良好,文献质量评价B级为7篇,其余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OR=6.17,95%CI(3.42,11.13), P <0.05],UAER[MD=-15.95,95%CI(-21.69,-10.20), P< 0.01],24 h尿量蛋白[MD=-0.06,95%CI(-0.08,-0.03), P< 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肌酐[MD=4.69,95%CI(-0.04,9.42), P=0.05]和血糖[MD=-0.04,95%CI(-0.17,0.08), P >0.05]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尽管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和血糖无显著性影响,但能显著减少尿蛋白水平,因此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纳入的研究数量偏少,且方法学上存在缺陷,证据强度不高,因此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有效性仍需深入研究.
孙振 , 彭淑红 , 嵇琴 , 张敏 , 章明 , 周莹 , 朱卫丰
2015, 21(11):221-223.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221
摘要:对黄连药性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和讨论,为以后黄连药性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采用不同的受试对象研究黄连药性各有优缺点,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受试对象.这些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能论证黄连为寒药,但是建立寒性药物的评判标准仍是一条漫长之路.交叉学科的融入可能为未来研究黄连药性开启新的探索之门.DNA甲基化/去甲基化、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修饰是应答机体内外环境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黄连作为一种干扰机体内环境变化的因素,可能反向调节机体内环境所引起的表观遗传修饰.因此,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黄连药性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李彦林 , 李琳 , 周云丰 , 王丽丽 , 李志强 , 葛争艳 , 郭宇洁 , 金龙 , 任烨 , 许扬
2015, 21(11):224-22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224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N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一般较为严重,甚至需要透析治疗的方法来延续生命.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慢性代谢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调节变化,导致肾脏结构畸形的发生,进而发展成DN.近年来,中药复方防治实验性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文献增多,显示出中药复方在防治DN方面所具有的一定优势.通过对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对DN主要发病机制的六大方面进行梳理,如调控异常糖代谢、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肾血管血流动力学、组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活化、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改善肾功能等方面,以期为DN的临床治疗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近年来针对实验性DN的中药复方研究围绕DN发病的核心机制,主要通过影响糖异常代谢、氧化应激作用和肾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方面展开,达到控制DN大鼠过高的血糖,抑制体内氧化应激状况,调整肾脏血管血液动力学的目的,最终改善DN的临床症状,如降低尿蛋白、尿素氮含量和肌酐等指标.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显示中药复方在防治实验性DN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处方的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5, 21(11):228-23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228
摘要:本文综述甘草治疗肾脏病的相关研究.甘草其活性成分存在多种药理作用.甘草是中医处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1种药物,被冠以“众药之王”.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常作佐使药入多种中药复方.已经证实甘草有诸多保护性和治疗性作用,如抗氧化、抗炎症、解毒、抗癌、抗组胺、抗菌等.而肾脏病的进展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毒素刺激、药物毒性等相关,因此甘草的这些作用又可用于肾脏病治疗.甘草功效呈多向性,对预防和治疗肾损害存在很大优势,在治疗肾脏病的处方中应给予重视.然而作为中药的甘草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临床使用中应按照传统中医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处方.
2015, 21(11):232-234.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5110232
摘要:对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肿瘤的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主要涉及人肺腺癌、人乳腺癌、小鼠腹水瘤相关细胞的体外移植瘤模型研究及人肝癌、人结肠癌、人胃癌、人卵巢癌、人红白血病细胞水平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了解其抗肿瘤作用的效果,通过对比前人及课题组在肿瘤体外移植瘤模型制备时细胞密度、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及在细胞水平中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剂量使用情况,最终发现,辽楤木叶总皂苷达50 mg·kg-1时,即达到一定肿瘤抑制率;100 mg·kg-1时,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抑制肿瘤大小及影响其形态学变化而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其给药间隔时间及持续时间不同,对不同类型肿瘤模型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别.细胞研究时发现,不同浓度对不同细胞的增殖、凋亡有一定的作用,并对其蛋白表达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为辽东楤木叶总皂苷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实验依据.
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电话:010-84076882
E-mail:syfjx_2010@188.com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